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砚山:生猪托养代管开启脱贫新模式
发布时间:2017-08-18 10:50:50 阅读 10024
砚山县紧紧围绕脱贫攻坚行动,充分发挥企业平台优势,全面开启“公司+家庭农场”的生猪托养代管模式,带动更多的贫困户通过生猪代养产业走上脱贫致富路。
在砚山县维摩乡长岭街村委会的红土塘村占地近千平方米的家庭农场内,今年51岁的村民殷世方正利用午间休息抓紧时间给圈舍冲洗、消毒,准备迎接新来的一批小猪仔。殷世方告诉记者,村里前几年经济基础很差,大部分的村民都是靠种植玉米、辣椒、花生等传统农作物为生。说到生猪托养代管模式,殷世方难以掩饰心中的喜悦,毫不隐瞒地说,前几天他代养的生猪刚刚出栏250头生猪,公司开车到养殖场全部收购后,他算了一笔账,赚了45000多元。“我们承担的风险比较小,猪、药、料、技术方面都是公司的,我们只负责把猪圈打扫干净,把猪喂好、管理好就可以了。猪生病了,他们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管理,教我们打针,我们的风险比较小。”殷世方说。
为破解生态畜牧健康发展,贫困群众生态养殖致富,砚山县引进广西奥大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在维摩乡实施生猪养殖产业项目。广西奥大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集大豆加工、预混型生物饲料为一体的公司,目前在国内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预计年产值达40亿元。与农户签订代养协议后,公司先提供猪仔、饲料给供养户代养,由公司统一收购生猪,并按照每头生猪每天一元钱的代养管理费支付当地农户代养管理工资。广西奥大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砚山代养项目经理李国军告诉记者:“维摩乡这边气候和气温相对来讲比较适合来养猪,砚山这个地方与周边相比较玉米产量比较大,还有一个就是玉米的品质还不错。代养户他们只是投资厂房的建设,然后所有的猪苗、疫病风险、还有饲料都是由公司来提供的,我们真正让代养户是零风险的来做这种代养模式”。
建档立卡户殷世德家新建了三个猪厩,虽不气派,却整洁、规范,供水管系统和喂料装置显示着新技术的运用,750多头生猪见人就“嗷嗷”待食。殷世德的小儿子殷红祥告诉记者,2016年家里通过贷款10多万元和公司出资补贴等方式盖起了三个猪厩,家里三兄弟每人养殖了250头生猪,全家一个月的管养费就可以达到21000多元,一年要养殖两拨生猪,可以有24万元左右的收入,全家6口人把精力全部放在了生猪养殖上。殷红祥将生猪养殖的新模式优势总结为构筑了一个封闭式养殖体系。它不同于“公司+农户”模式。现在的养殖户,只需承担圈舍和污染治理以及生猪的日常管理,内部养殖流程的价格结算,不与生猪市场价格直接挂钩,劳务报酬有稳定收入,真正实现了养殖户的零风险。殷红祥说:“生猪代养这个基本上没什么压力,死亡率不算在我们的身上。我们最开始就是出一点钱做一下圈舍,猪的本钱、喂的料、打的针都不是我们的,连夏天蚊子多点的蚊香也不是我们的,对这个产业还是有很大的信心的。以后还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大,有条件的话,还是想扩大养殖规模。”
在维摩乡,像殷世方、殷红祥这样与公司合作参加生猪代养的农户还有很多,代养管理养殖模式实现了畜牧业的分工分业,培养了新型职业农民,促进了生猪品种由本地猪种向世界优质肉猪品种的转变,销售方式由场户自产自销向龙头企业批量、批次规模化销售转变,实现了生猪产业化的良性发展。据统计,目前砚山县已有23户农户与公司鉴定了生猪代养管理合同,生猪存栏13000余头,年发放代养工资470余万元,有效带动了当地贫困户脱贫增收。
(特约记者 李兴伟)
(编辑:骆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