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州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让更多“文品”出山

发布时间:2025-08-07 10:58:09  

今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要加快发展高原特色农业和文旅产业,促进产业增值、企业增效、群众增收。”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文山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文山州依托立体气候特征和优良生态环境,围绕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目标,建立健全“六个一”机制,抓实《文山州农业现代化三年行动方案》,不断做大做强药材、果蔬、茶叶等特色产业,丰富优质农产品供给,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全力推动高原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目前,州内已形成以三七、辣椒、八宝米、茶叶、果蔬等为主导的产业体系,通过延伸产业链条、强化品牌建设、推进标准化生产,进一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助力乡村振兴。
图片

区位优越


打好“文品出山”金字招牌

今年南博会上,作为高原特色农产品代表,文山芒果亮相现代农业馆,荣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称号。“芒果也是分公母的,公果普遍要比母果小一些。”云南璟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刘晓飞介绍,通过嫩果期对胚胎的控制,技术人员可以将母果培育成公果,从而调节芒果的开花时间,延长生长周期。利用技术手段,控制芒果的上市时间,实现错峰销售。目前,该公司的芒果基地种植母果1900亩,7月初上市时恰逢广西、保山、元江等地芒果集中上市,价格约为每斤3.5元;而2100亩公果则延迟至9月上市,此时全国芒果供应稀缺,价格可达每斤7元。“用好时间差的销售策略,我们的芒果更具市场竞争力。”刘晓飞笑着说。

图片

2022年,刘晓飞发现丘北县新店乡属于低热河谷地带,日照时间长,降雨量适中,具有优越的种植条件,于是他流转4000亩基地种植芒果,并对土地进行台地改造,修建山路等基础设施,不仅盘活了土地资源,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还减少水土流失,改善了生态环境。
“一棵芒果树的产量可以达到80斤以上,别看这些树不大,但每根枝条都能挂三四个果,一年总产量达3000多吨。”刘晓飞托起一个芒果说。为满足市场需求,基地对芒果大小进行严格控制,母果单果重约6两、公果单果重约3两。这些优质的芒果主要销往北上广等城市,销售渠道稳定。

图片

结合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的需求,文山州加速高标准农田建设,高效流转撂荒土地,充分发挥土地气候资源优势,以规模化、品牌化做大做强果蔬产业,确保“文品出山”高品质果蔬稳定供应大湾区。

智慧养殖


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突破

如今,在文山的山沟沟里也能吃到海产品。西畴福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引进“工厂化循环水系统”,成功实现高原内陆养殖南美白对虾。通过90天至120天的养殖周期,今年5月公司首批实验虾产量达3000斤,成功让内陆地区的人们也能吃上新鲜的海虾。
图片
在怪石嶙峋、石漠化严重的西畴县,是如何“无海造海”,养殖出海产品的?
“作为文山人,看到市场上多是外地运来的冻虾,我想尝试本地养虾,让乡亲们也能吃上本土养殖的鲜活虾。”2022年,西畴福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王金伟通过网络了解到模拟海水养殖虾相关信息,并产生内陆养虾的想法。
2024年8月,在上海援建项目的支持下,王金伟团队租赁场地、引进设备,于今年2月正式启动南美白对虾养殖。养殖基地占地54亩,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投资1300万元,建成总面积6000平方米保温养殖车间5个、66个PP养殖池,养殖水体3000立方米,现已投入使用;二期投资1100万元,新增总面积5300平方米保温养殖车间5个、60个养殖池和养殖水体2700立方米,预计10月投产。
图片
走进南美白对虾保温养殖车间,一股海水味的暖湿空气迎面而来。池水通过管道系统循环流动,整套“工厂化循环水系统”主要包含微粒过滤机、蛋白质分离器、生化过滤系统、紫外线杀菌器、增氧系统等设备。王金伟介绍:“我们通过添加特定元素模拟海水环境,循环水系统经过物理过滤去除杂质,利用生化过滤分解有害物质,再经紫外线杀菌,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这种封闭式养殖模式几乎不依赖外部水源,使用周期长达5年,具有环保优势。

文山州加强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赋能提质增效。通过物联网检测、智能灌溉、无人机植保、智慧化种植养殖等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同时建立溯源机制,让农特产品品质得以保证。

联农带农


新型主体引领特色种植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引导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强化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及达标合格农产品认证和管理,不断提升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州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达5557户。

图片
从高空俯瞰,砚山县阿猛镇连片的水田纵横交错,绿意盎然的田野上,一派繁忙的工人劳作景象。
“水芹菜和旱地西洋菜也是我们主打的特色菜品,每一棵菜都是工人纯手工采摘,通过20小时冷链直达广州、深圳顾客的餐桌。今年公司水芹菜获得了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特质农产品认证。”砚山县绿丰源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丽婉对今年蔬菜销售很有信心地说。
为了扩大消费市场,让消费者吃得安心,文山州建立“从田间到舌尖”的溯源体系,消费者通过扫微信二维码可查看种植、加工、运输全过程信息,增强信任度。
在田边,伫立着一座温暖的“绿绿”儿童之家,里面摆放着钢琴、书籍、课桌椅和玩具等物品。工人们下地劳作时,便将孩子送到这里,不仅有人提供免费看护和学习指导服务,也让工人们能够更加专心地投入工作,大家都乐意在这里干活。
“我们种植的水芹菜一年可以采收4次,西洋菜每两个月就可以采收,所以公司用工量会非常大,一年四季都有村民在这里不间断地轮作。”叶丽婉介绍,通过“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带动周边300户农户参与种植,提供就业岗位200个,户均实现年增收2万元以上。
这是文山州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完善联农带农机制的一个缩影。通过推进利益联结“10种模式”转化运用,全州认证农户、村集体、企业利益联结机制的产业基地280个,“双绑”覆盖率100%;全州1022个村级集体经济实现收入1.22亿元,增长4.49%,其中超50万元以上的村集体21个。

(记者:周西杨 张军丽 实习记者:陈才艳)

(编辑:刘红丹 校对:周秋 美编:冯鹤 二审:刘虹 终审:刘瑞)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