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陈凯荣:从滇军悍将到投诚军长的传奇人生
发布时间:2025-08-08 16:00:01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与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联合推出“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专栏,深情讲述文山儿女在抗日战争中的英雄事迹,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凝聚团结奋进力量,激励全州人民传承红色基因,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个人简介:
陈凯荣,1907出生,原名陈开荣,字小卿,广南县珠琳镇人。1925年云南省立第一中学高中毕业后留校任教。不久,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19期步科,1927年毕业。之后到1931年,先后在滇军胡若愚部、第39军、四川刘文辉部24军任上尉排长,曾参加川西工农红军军事行动委员会领导的“广汉兵暴”,“兵暴”失败后,后辗转到广西。1932年起,在桂系部队任下级军官。
抗日战争爆发后,陈凯荣任国民革命军第7军172师1027团第1营营长。奉命率领1027团第1梯队在上海蕴藻滨与从吴淞口进犯的日寇激战8天,身负重伤,战士大部战死沙场,陈被送往武汉医治。1938年春,伤愈重返抗日前线,任5路军荣誉第1团上校副团长,参加徐州会战,奉命率荣誉1团布防寿县城北阻截敌军南下,与日军激战3昼夜,后于六安附近山地与敌周旋,直到完成阻击牵制敌军的任务。
1938年秋至1944年的6年中,陈凯荣奉命率172师514团到鄂东,兼任麻城、罗田、英山、广济、黄梅、浠水六县联防司令,牵制武汉东北木樨店一带活动的日军。所部驻罗田期间,陈凯荣于罗田滕家堡高地山顶上布置一重机枪连,扼守山下道路。一天,3架敌机飞向山头,敌机自视中国军队装备极差,十分骄横,飞得很低。重机枪连长命令6挺重机枪同时瞄准敌机开火,击落敌机两架。在后来的通报中获悉,击落的竟是日本天皇派往武汉慰问日军侵华司令畑俊六中将的特使团,团长是天皇的哥哥。1939年夏季,陈凯荣率两个团与八路军“武胜关铁道破坏游击大队”协同开展破袭行动,以配合随枣之战,严重滞缓了敌军事行动,被授予“宝鼎云麾”勋章,升任171师少将副师长。之后,陈凯荣率部于六安与合肥之间与日军对峙,于津浦线、大别山区、攻据点,围合肥,阻击日寇,身经百战,多次负伤。
1945年,陈凯荣调蚌埠任整编第46军新19旅旅长,兼津浦路蚌埠至徐州段护路警备司令,日本宣布投降后,陈凯荣率部于蚌埠固镇车站接受日军关东军预备队1个旅团的投降。
解放战争时期,白崇禧为保存实力,将桂系部分部队调回广西休整。1946年,陈凯荣调柳州任56军副军长,1949年初被调到衡阳任新整编的125军军长。1949年底,陈凯荣在广西横县率军20000余人向解放军投诚,将部队完整地交给解放军整编,并参加解放海南岛的战斗。后于广西军区、武汉军政大学直属总队学习。转业后任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委员、柳州市政协常委、广西民革顾问。1987年9月8日病故,享年80岁。
(来源:中共文山州委党史研究室)
(编辑:刘红丹 美编:向传帅 二审: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