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刘仙:不当老板当村官

发布时间:2020-07-14 09:22:06   阅读 8242  

“做村官就要把每一件事实实在在地做好、落实好,才能让老百姓得到真真实实的实惠。只要我们真心实意地帮老百姓做事情,老百姓就会拥护你,说话就会有人听,做事就会有人跟,就能进得了老百姓的家门……”谈起村官路上的点点滴滴,砚山县稼依镇大稼依社区党委书记刘仙有说不完的话。

曾经的刘仙,是一个贫困家庭的普通农村妇女。她至今都忘不了,一家人连五元钱都凑不齐的日子。沐浴党的改革开放好政策,立志要通过努力改变全家人生活的刘仙,办过厂开过店,经过十几年的打拼,成为了当地小有名气的致富带头人。

如今,刘仙在新时代的发展中感念党恩。她常说:“一家富不算富,大家富才算富”。为了让老百姓像自己一样,早日脱掉贫困的帽子,过上好日子,2002年,她选择了当一名村官,这一干就是18年。

18年来,刘仙没有离开过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在大稼依社区,老百姓和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刘大姐。

2002年5月,身价千万的女老板刘仙被推选为小石桥村党总支副书记的消息,村民们不理解,家人们也很反对。他们想不通,刘仙每月可赚到两三万元,为什么要放弃这么好的生意去当个“受气”的村官呢?

“我是一名党员,带领群众致富,我有这个责任。”刘仙说。为尽快帮助小石桥群众走上致富路,她上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发展蔬菜种植。2004年,在上级领导的协调推动下,小石桥村引进老板投资建蔬菜保鲜厂。蔬菜保鲜厂建起来了,可受传统栽种思想的影响,老百姓竟然没有一家愿意栽种蔬菜。于是,刘仙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有的村民和刘仙扛上了:“到时候蔬菜卖不出去,我就拉到你家去。”“你们只管种,菜没人要我负责全收。”刘仙理直气壮地保证。那一年,小石桥村种植了400余亩蔬菜,户户有收益,刘仙心里像吃了蜜一样乐呵呵。

2007年4月,刘仙被选派到新寨村任党总支书记。新寨村原来是个又穷又乱的村寨,农民人均纯收入不到1000余元。为了带动群众发展产业,刘仙与其他村干部早出晚归,深入田间地头,摸村情测土质,最后确定依托平整宽阔的土地和323国道的优势,在新寨村做大做实辣椒、蔬菜、烤烟等传统产业,做强做优鱼腥草、莲藕、茨菇等特色产业。思路有了,可是老百姓的积极性却不高。为了尽快让村民们脱贫致富,刘仙自己出钱组织20余名村干部先后到红河、曲靖、玉溪等省内种植业相对发达的地区去学习考察。

考察回来后,村干部思路宽了,积极性也提高了。刘仙趁热打铁,决定采取试验先行的办法,由村干部带头,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先行试种。第一年下来,新寨村试种的鱼腥草、莲藕、辣椒等都取得了成功,鱼腥草亩产值达到了6000元以上,其它试种蔬菜实现了亩产翻番的目标。学有榜样,群众都纷纷主动要求种鱼腥草、种辣椒、种蔬菜,积极性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群众致富盼头十足。

2012年,刘仙调整到大稼依社区任职后,她结合大稼依土地多而散的实际,引进香港老板到大稼依社区投资1000多万元发展蔬菜产业,在大稼依社区组建了砚山县联兴蔬菜产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连片蔬菜1.68万亩,就地解决就业人员2000余人,每年发放工资5000多万,把稼依镇内零销碎卖的小商品市场转化为与外界接轨的商品化大市场。蔬菜远销广州、香港、新加坡等地,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传统自产自销的6倍以上。

在村子、在路边、在办公室,每当村民看见刘仙,总是热情招呼:“刘书记,我家的小黄李子熟了,我给你摘些过来。”“刘书记,我家今年的猪养大了,明天来我家和我们一起吃个团圆饭。”……每每听到群众热情的话语,刘仙觉得工作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看到群众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刘仙也格外地高兴、自豪。

(记者 熊启鑫 唐雪娇)

(编辑 刘梅)

(排版 尹颖)

(审核 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