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文山老屋基村:深山党旗别样红!

发布时间:2020-11-04 14:47:18  

近年来,文山市老屋基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围绕“守好一片山,建好一个村”两个目标,打造“特色老屋基、和谐老屋基”两张名片,全力推进老屋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因成效突出,2019年度被州委组织部命名为文山州“五星级”党支部。

守好一片山,让绿水青山常在

薄竹镇老屋基行政村下辖11个村小组,共402户1760人。党总支下设5个党支部,共有党员54名。因地处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周围,近年来,老屋基村党总支主动融入“森林文山”建设,鼓励群众使用清洁、绿色、环保能源,杜绝乱砍滥伐;引导群众合理养殖,杜绝毁林放牧,杜绝毁林开荒;运用好退耕还林政策、生态草原补贴,集中力量发展林产业。

与此同时,老屋基村党总支还严格执行《文山州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条例》,针对乱砍乱伐、私挖滥采、防火毁林等行为进行严惩,严重者移交公安机关处理;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严把建设项目环保准入关,监督对新、扩、改建设项目特别是“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项目坚持先评价、后建设的原则,把环保第一监督权落到实处,发现一起主动上报一起。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引导,老屋基村多年来没有一起乱砍乱伐、毁林开荒等违法违纪事件发生,老君山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保护。

建好一个村,让旧貌换新颜

老屋基村党总支结合自身地势、地貌、民风等特点,充分利用地方充足的竹林资源,以岩羊坡村为试点,采取党员带动群众投工投劳,砍特色竹子编篱笆,打造田园农家村落。目前,岩羊坡、箐门口、马家寨、虎山城、烂泥洞等村寨已完成篱笆编制工程。同时,争取261万元资金实施村内道路硬化工程,实现了11村小组村内道路有效硬化。

如今,一条条干净整洁的道路像一条银白带子盘踞在村庄之中,每家每户都被篱笆包围着,别具一格,错落有致,“篱笆工程”让乡愁生根。箐门口村的聂友翠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以前不光住宿条件差,生活水平也很低下。2017年,在村“两委”班子的帮助下,她家翻盖了房屋,种上了万寿菊,养了鸡、猪等家畜,生产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我家已顺利脱贫了,以后要靠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真正致富奔小康。”聂友翠说。

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乡村名片

棕树是一种本地树种,棕丝、棕苞、棕笋、棕果、棕叶、树干均可开发利用,文山市境内棕树多数处于半野生和原始栽培状态。近年来,老屋基村党总支积极引导有发展愿望的村民种植棕树,箐门口村村民聂友旺就是其中一员。目前,聂友旺家种植有棕树3亩,有1亩开始收割棕丝,今年预计有2万元收入。  

“在发展产业上,引进了一些龙头企业,像麒麟公司等种了一些中草药、工业大麻,流转了大概500亩的土地,给群众创造了近200万的收入,群众去地里务工也增加了部分收入。”薄竹镇老屋基村党总支书记郑明能说。

依格白新村规划用地35亩,属于文山市易地扶贫搬迁三年行动计划搬迁项目,2017年实施,项目总投资1983.7万元,于2018年9月搬迁入住,依格白新村共计26户117人,档卡户8户38人。薄竹镇老屋基行政村分水岭村的侯凤仙自从2018年搬迁到依格白新村后,儿子、媳妇外出务工每年都能收入5万元左右,她和老伴带孙子读书,有空就去产业基地里务工,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侯凤仙表示:“肯定愿意在这边住,不愿意在原来那边住啊!那边房子也没有,只有一小格做牛圈。这里小孩子读书也方便,我们去外面做工,脚都不沾泥土,家里都不脏。交通好,做工就是一天80块钱。”

篱笆特色村落,留住美丽乡愁

在靓丽村庄的打造中,坚持渗透融入文化元素,充分考虑参考借鉴银杏及有关银杏的文化和民族文化作为主要的元素,在房屋设计、景观打造、文化广场、文化小品等方面,坚持人与自然统一,色调上与银杏的色调搭配和谐融洽。建筑风格上坚持房屋、路灯、公厕等有仿古或仿木建筑。结合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格来设计人工湿地、水体景观、民族文化活动广场。坚持发展家庭农庄,有农家庭院、农家乐等。结合下一步的乡村振兴战略,每户农家庭院占地面积在250平方米左右,农家乐考虑设计2~5户,面积可以适当扩大到400平方米左右。坚持配套设施完善,公厕路灯、停车场等各种功能齐全,强弱电入地,道路宽敞,绿化以银杏为主,不断美化亮化村庄。郑明能说:“老屋基自然资源得天独厚,有广阔的土地资源,还有优越的气候,相比文山来说,老屋基像避暑山庄一样。还有很优美的自然景观,水资源也是十分丰厚,德厚河、那么果河的发源地就在上面,所以这里是非常适合搞乡村旅游。”

下一步,老屋基村将按照“两不愁,三保障”要求,强化短板补齐查缺补漏工作。进一步改善农业发展条件,围绕林果、蔬菜打造优势特色农业品牌,提升产业经营化水平及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探索,认真谋划,借助自然优势和生物资源多样性等特征,在周边村寨发展林下种植,积极引进种植大户,示范带动群众发展中药材,着力解决群众发展难的瓶颈。依托“党建+篱笆”工程效果,打造老屋基独特的田园式农家村落,创造一流的避暑、康养老屋基。

“凡属于工作干的好的地方,一定是党组织战略管理比较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较好的地方。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村‘两委’班子感动了群众、党员,让老屋基村的各项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薄竹镇党委副书记陈飞说。

(文山市融媒体记者:梁光海)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