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村美、人富、生态、宜居,薄竹镇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发布时间:2020-11-04 14:52:03  

今年以来

文山市薄竹镇聚焦基础设施

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提升等重点工作

不断夯实乡村振兴基础

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近日,走进文山市薄竹镇摆依寨行政村摆依冲村,只见青山环抱、翠竹林立。来到村民马志忠家,两层的小洋楼显得格外洋气,冰箱、彩电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树头菜有30多亩,今年收入3万多元。魔芋是2019年就栽的了,栽了15亩,明年打算挖了。管理好的话亩产能达到2至3吨,目前的市场价是3.5元一斤,5000多元一吨。”他告诉记者,这两年,依靠发展树头菜和魔芋,他家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依靠自力更生走上致富道路的还有村民王正家,他家有6口人,目前有3人在本地务工,1人在外省务工。4个人每个月的务工总收入在8000元以上。“家里面树头菜也栽种得有,牲口也养得有,现在我们的目标是要奔小康了。”王正说。

薄竹镇老屋基村紧紧依托位于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周边独特的气候、土壤条件,村“两委”适时引进了云南希诺康公司到老屋基村发展银杏、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全村共种植有机银杏1000余亩,种植中药材500余亩,种植工业大麻900余亩,实现户均收入达10000余元以上。每年实现土地流转费用200万元,劳务收入300万元,产业收入900万元。万寿菊、工业大麻种植作为一项短平快的致富项目,自落地文山市以来深受广大群众喜爱。薄竹镇箐门口村村民胡维龙原本对万寿菊的栽种一窍不通,村“两委”班子人员从育苗、整地到中耕管理,一直定点指导他,眼看着他家5亩多的万寿菊,3亩多的工业大麻丰收在望,胡维龙在心理充满了期待。胡维龙说:“今年这个花看着还是很好,应该收入不错,比栽玉米收入应该要高一点。栽玉米一亩也就是七八百元,今年万寿菊的收入一亩有2000元左右。”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文山市薄竹镇始终把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作为重要抓好手,坚持党建引领,以党建促乡村振兴。从民族团结、产业发展、劳动力转移、人居环境整治等方面着手,积极探索乡村空间布局、资源优势、人文特点相结合的治理模式,以“村美、人富、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目标,按步骤、分层次推进,树立先进典型,发挥“领头人”作用。

为增强村集体经济实力,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文山市薄竹镇积极探索新时期壮大集体经济的新模式,以农村集体资产、资源、资金等要素有效利用为纽带,依托农业龙头企业发展集体经济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集体经济3个,特色产业发展集体经济4个,服务管理发展集体经济2个,预计村集体经济收入可达5万元以上。依托“一约四会”,自觉养成良好习惯。将“一约四会”工作视为推动乡风文明、提升群众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坚持重在正面引导、重在建设养成、重在群众自觉,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通过“讨论”“宣传”“评比”“带头”4个环节,引导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提高。发动群众开展讨论、征集意见,自觉破除陈规陋习,形成社会共识。目前,已初步将老屋基、摆依寨村打造为乡村治理新模式的示范点。

近年来,文山市薄竹镇积极引入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经济,同时依托农民专业合作社参与扶持带动,促进全镇特色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大规模发展树头菜、樱桃、万寿菊、苹果、漆树、中药材等产业。其中,种植高品质苹果1700亩,黄精、重楼、红豆杉等中药材3770亩,种植树头菜7016亩,樱桃3240亩,漆树3300亩,发展李子1971.6亩。

(文山融媒体记者:梁光海)

(编辑:李云淑 排版:龙俊贤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