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用好“红色资源”擦亮基层治理底色
发布时间:2022-06-14 10:38:32
文网讯 近年来,我州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统筹用好组织资源,培育红色头雁、织密红色网格、激活红色细胞、用好红色项目,不断擦亮基层治理鲜红底色。
培育红色头雁,为边疆基层治理“定星”。采取以会代训、集中培训、现场观摩和外出学习等方式,2021年以来,我州举办基层党组织书记和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等70期。结合深入实施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行动计划,完成换届后全州乡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全员集中轮训,分级分类培训基层干部6万余人(次)。建立“基本报酬+绩效补贴+集体经济创收奖励+工伤养老保险”报酬制度,实现在不增加财政支出的情况下,大幅提高村(社区)干部报酬,激发了村(社区)干部干事创业热情。
织密红色网格,为边疆基层治理“固本”。组建乡镇党政领导班子结对村(社区)党委(总支)、村(社区)党委(总支)干部结对网格党支部、网格党支部结对各自然村的“三级网格”,划分网格17267个,由乡、村、组三级书记担任网格长,挂村领导、村组干部、驻村工作队员担任网格员,每个网格员挂联10至15户农户。划分城市社区网格1212个,完善包网联户制度,推动街道社区、驻区单位党员干部“下沉社区、编入网格、进到楼栋”,常态化开展零距离全面家访、全天候动态接访、带问题重点回访“民情三访”,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操心事2万余件。
激活红色细胞,为边疆基层治理“塑形”。围绕文山“七城创建”目标,创新开展“绿美文山先锋行”活动。今年以来,全州累计发动党员群众6.1万余人(次)开展植树、环境卫生整治等活动2052次,种植树苗15.4万株,建设花带6.3万米。深入开展“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工作,全州共有891个单位党组织、2.8万名党员到社区报到服务,累计服务时长28万余小时。基层党员干部通过“坐班门诊、进村出诊、集体会诊、上门复诊”的“四诊疗法”机制,全面排查化解网格区矛盾纠纷,5年来全州人民调解案件成功率达98.69%。
用好红色项目,为边疆基层治理“壮骨”。扎实开展“云南省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工作,全州14个村(社区)入选2021年度创建对象,创建数量及创建成功比例均位列全省第一。向上级积极争取并组织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项目建设、红色美丽村庄项目建设、集体经济强村工程建设。2017年以来,全州累计实施边疆党建长廊“四位一体”项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红色美丽村庄试点项目401个,投入项目资金3.69亿元,打造了一批战斗堡垒村、先锋模范村、生活富裕村、和谐平安村、红色美丽村“样板”,边疆民族地区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得到有效提升。
(州组)
(编辑:侯佑琴 排版:张振飞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