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荒山变“金山”!看马塘镇党群齐心“搞事业”

发布时间:2022-07-18 16:27:23  

近年来,马塘镇党委、卡莫村党总支以党建为引领,以产业为抓手,积极探索 “党建+合作社+农户+产业”的发展模式,立足当地资源优势,规模发展百香果产业,走出了一条“组织共建、资源共享、产业共育、发展共赢”的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助推乡村振兴新路子。

组织发动 同育“希望果”

在马塘镇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卡莫村积极强化党总支引领作用,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模式,2019年引导百香果基地成立文山市滕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2022年引导合作社成立党支部,把组织优势同合作社的产业优势充分结合起来,组织群众抱团发展。同时,积极向上级争取580余万元资金支持百香果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三年时间,百香果种植从起初的千亩荒坡发展到现在的8000亩园区。

卡莫村党总支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基地划分党员责任区,采取设立党员示范岗、先锋模范岗等方式,有效带动农户发展百香果产业,真正将党员身份“亮”在致富路上,目前已有10名党员作为产业发展带头人冲锋在百香果千亩园区上。

产业要发展,人才引进是关键。卡莫村党总支以“归雁工程”为契机,成功回引在外闯荡的本地村民夏明文带着资金、技术和先进理念回到卡莫村发展百香果产业,在他的带动下,卡莫村外出务工的50余户返回卡莫村一同创业。

文山市滕格种植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夏明文说:“我在外面一直也是做工程、做生意为主,我也是本地人,看着这些土地是闲置着也心疼,他们积极帮我们协调,第一年就流转了 2000多亩土地。”

合作社带动 同植“共赢果”

记者了解到,文山市滕格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以来,主动从建章立制入手,不断健全完善合作社章程,以“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推进百香果种植由散向集,规模由小到大,管理由粗向细的巨大转变。目前,全村已有150户农户参与发展百香果产业,户均收入从3万余元增加到6万余元。

“我们合作社的模式是采取统一销售、统一种植、统一技术管理、统一种苗采购等‘7个统一’为基础,由我们合作社先提供种苗,收益后再返本的方式。”夏明文说。

几年的时间,荒山产出了 “黄金”。外出务工的卡莫村农户看到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挣钱的门路,纷纷返回家乡主动发展百香果产业。在现场,村民普应瑶高兴地告诉记者,他家去年种植的9亩百香果卖了18万左右,除去成本赚了10万元左右,这对于曾经是建档立卡户的他是想都不敢想的,今年,他大着胆子借了5万元贷款,一股脑地“扎”进了百香果产业中。

“今年我又栽种了13亩百香果,看着现在的长势,还是很有信心的。”普应瑶说。

卡莫村外出务工的人变少了,就近务工的人越来越多,目前卡莫村借助百香果产业发展解决了215名农户在“家门口”务工问题。

产业鼓动 同结“致富果”

合作社积极加强与马塘镇党委合作,以租赁方式将位于马塘集镇处的800余平方米村集体经营性固定资产楼房和位于马塘镇黑末村委会花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3600平方米现代化冷链仓储物流交易中心(仓储、分选车间)租用为厂房,通过设施租赁有效助力百香果产业发展。目前,百香果产业已从卡莫村扩展成为马塘镇的 “领军产业”,并带动辐射至砚山、丘北、马关、蒙自、弥勒5个县(市)栽种。目前,全市乡镇(街道)及周边县(市)种植总面积已有22000余亩,预计产值达4.8亿元。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杨忠磊 实习生:刘加洪)

(编辑:刘梅 排版:向传帅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