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麻栗坡小寨村:党建引领促发展 乡村振兴展新颜
发布时间:2022-08-05 11:18:03
近年来,麻栗坡县麻栗镇盘龙村委会小寨村小组以党建为引领,强支部筑堡垒,不断激发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活力,以建设群众最幸福的地方为目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使全村群众的整体素质、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逐步建成乡风文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生态宜居、产业兴旺的幸福乡村。
小寨村全貌打造独特家堂文化,让党的声音深植边疆群众心中小寨村民小组隶属麻栗坡县麻栗镇盘龙村委会,距县城9公里。走进小寨村,独具壮家特色的寨门与蓝天白云相呼应,“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一家亲”十四个大字是小寨村村民爱国、爱党最朴素的体现。
“家先”牌位村中,36户村民家里的“家先”牌位从原来的“天地国亲师位”换成了“中国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土地福德正神”牌位改为“保护国土资源”,两边位置增加“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华夏美德永传”等体现公民道德行为准则、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家先”,让小寨村形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共生的独特家堂文化。村民陆定海告诉笔者,小寨村“家先”牌位的变化,得从2005年实施的“小康村”惠民工程说起,在村里党员的带领下,小寨村实施通村通组公路12公里,公路硬化2.5公里,步道硬化0.8万平方米,整治村容村貌,建设美丽家园,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生活上发生的变化,让村民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为表达对党和国家的感激之情,村里的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火塘会”,提议把“家先”牌位换成想对党和国家说的话。“我们要把感党恩转换为实际行动,苦干、实干、加油干,把生活越过越红火。”
小寨村民陆应标在看书陆应标是小寨村换“家先”的带头人,也是小寨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实施者、见证者、受益者。2004年,陆应标从麻栗坡县委政策研究室退休回到小寨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十余年来,始终牢记党的宗旨,退休不退志,离岗不离党,带领群众积极开展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整治垃圾乱堆、土路泥泞、污水横流等现象,村容村貌和村民的生活逐年改善。“美丽庭院反映的是我们百姓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感谢党的关照,让小寨村正逐步实现‘推窗见景、出门入园,一步一景、处处皆景,家在花园里、人在风景中’的目标。”陆应标说道。打造“强村富民”产业,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小寨村是一个以壮族为主,多民族杂居的村寨,共63户26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34人。全村耕地面积186亩,人均耕地面积0.85亩。耕地少成为制约小寨村发展的瓶颈,为更好推动群众增收致富,小寨村党支部切实发挥引领作用,深入挖掘自身潜能,带领群众增收致富。
小寨村民陆克在喂食白山羊在小寨村的后山上,有一处生态白羊养殖基地,基地负责人陆克是小寨村人,也是村党支部宣传委员,以前从事长途货运工作。2020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不能外出,加之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家里老人和孩子,所以他选择发展生态白羊养殖。“养羊效益还是可观的,我从当初的30只羊逐步发展到今年的200余只羊,截至目前卖了100余只,收入达20多万元。”为了养好羊,陆克从零起步,通过外出学习经验、邀请养殖专家上门指导等方式,努力学习饲养方法和羊病防治知识,积累养殖经验。同时,积极探索“党建+产业振兴”模式,充分发挥党员中心户带动作用,发动、帮助村民发展白羊养殖,带领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花卉大棚此外,小寨村还有十亩钢架大棚,大棚里种植了各种各样的花卉、绿植,有石凡根、彩叶草、大丽花、繁生花、长阵花、大花木桂、富贵红、蓝雪花、五色梅……在阳光的照耀下,鲜艳夺目。小寨村以“公司+村集体经济+大棚+农户”的发展模式,整合流转土地10余亩,建设钢架大棚10亩,引进麻栗坡县艺佳园林绿化苗圃园发展花卉种植,并吸纳村民在大棚务工,不仅盘活村集体经济,还增加村民收入,更好开展美丽村庄建设。“在花圃里面打工,一天80块钱,挺好的。”正在搬运花苗的陆琼玉说,村里有七八个人在花圃打零工,既能挣到钱,又能照看家。
小寨村壮族妇女在管护花草此外,部分村民还能到周边水泥厂、砖厂等企业务工,每年输出劳动力70余人。村里心灵手巧的壮族妇女同胞们也会利用空余时间进行壮家刺绣,传承民族文化的同时,还能增加收入。
游客在观赏刺绣作品建设文明家园,让村庄乡风文明之“花”愈开愈艳每天晚饭后,在小寨村宽敞的活动室广场上,小寨村文艺队都会进行排练,用独具壮族特色的舞蹈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歌颂。文艺队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文艺节目中,自编自排《快乐阿婆》《敬酒歌》《手巾舞》等20余个文艺节目,先后赴香港、广西等地开展文艺演出,并多次获奖。“现在日子好了,空闲时间也多了,组建业余文艺队,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自己也乐在其中。”排练休息时文艺队队员陆仕引说道。
文艺队在排练节目作为文明实践站示范点,小寨村积极盘活阵地资源,用活人才队伍,抓活实践形式,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实现新发展的典范。通过开展“文明村”“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户”“十星级文明户”“平安家庭”“美丽庭院”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评比活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健全村民议事会等自治组织。全村呈现出“心向党、村寨美、村风和、村民乐”的美丽景象。先后被评为“文山州文明乡风示范村”“文山州文明村”“云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云南省级“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
小寨寨门如今,干净整洁的小寨村,一朵朵鲜艳美丽的花朵随风舞动,一栋栋红砖蓝瓦小楼掩映在碧绿青山之中,家家户户门前的庭院生机勃勃,葡萄、芒果、柿子竞相生长,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谢灵莎 郎贵棉 王正委)
(编辑:刘梅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