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党建引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12-13 09:53:10
“没想到我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合会上随口提出的几个建议,这么快就得到采纳变为现实了!”随着一个个能为外卖、快递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提供休息场所,解决饮水难、充电难、如厕难等问题的“暖新驿站”在文山州落地,外卖小哥陆国金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管理服务更加精细化,实事好事办到了心坎上,是外卖小哥陆国金这些年来最大的感触。近年来,文山州立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特点,通过建组织、搭平台、重关爱、强管理等有效举措,着力破解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谁负责”“怎么建”“力量弱”“起作用”等关键问题,织密服务阵地体系,帮助新就业群体排忧解难,有效推动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融入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格局。
抓实组织覆盖,是文山州服务新就业群体的重点举措。为摸清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底数,加强群体自我管理能力,该州探索成立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合会,建立起新业态新就业群体联席会议制度,并通过召开联席会议,加强同多部门协调联系,开展实地调研,做到行业主体清、从业人员清、组织情况清、党员数量清。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单独组建、区域联建、选派党建指导员等创新方式将党支部建在“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等的工作链条上,把新就业群体凝成“一家”。
据统计,目前文山州已有快递物流、外卖送餐、网络货运和网约车等新就业群体企业280家,全州已在街道社区全覆盖成立两新党委6个、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站133个。已建立流动党员服务站33个,成立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基层党组织16个,组建群团组织42个,选派党建指导员172名覆盖企业260家。
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现实需求,文山州依托街道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等现有资源,整合党建、政务、商务和社会服务等多方力量,因地制宜在小区、主要街区、广场花园等公共场所建成42个“职工驿站”“爱心驿站”“温馨小屋”“暖冬驿站”,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纳凉取暖、餐食加热、饮水供给、手机充电、临时歇脚等多项暖心服务,切实解决“急难愁盼”,提高其职业幸福感和“家”的归属感。
同时,一系列的暖心的“组合拳”也很快在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中产生反响:各级党组织广泛收集新就业群体意见建议,帮助解决新兴领域党建不规范、党员难管理等问题;围绕“改善工作环境、强化健康保障、提高职业技能、加强心理疏导、开展日常关爱”等方面,文山州不断完善新就业群体服务保障机制,主动服务、下沉资源,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提供免费健康体检服务、发放“温暖关爱礼包”……实现了“新行业发展到哪里、新群体就业在哪里,党的温暖就传递到哪里”,将党的工作做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心坎上。
暖心服务增进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融入感,更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活力与热情。在党建引领下,文山州充分发挥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熟悉环境、工作灵活的优势,积极引导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参与城市基层治理。
通过组建“红色方向盘”和“行走的活雷锋”等志愿服务队,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纷纷化身志愿者,参与到疫情防控、平安建设、文明创建以及“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绿美文山先锋行”等多项活动中,为城市建设助力添彩。同时,文山还探索建立了“小哥发现、社区呼叫、协同处置”机制,将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志愿者编排进社区治理网格,实行积分管理制度激励志愿者担当作为,并针对性组织开展“学先进树典范比贡献”和劳动模范评选等活动,实现新业态新就业群体从“服务对象”到“治理力量”的转变。截至目前,已组织参与劳动模范、道德模范等评优评选活动10余次,为参与疫情防控工作的就业群体志愿者颁发证书500余本。
(云南网记者:李丽)
(编辑:刘梅 排版:张振飞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