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落松地的巨变:从“麻风村”到“民族团结示范村”
发布时间:2021-04-13 10:53:32
阳春三月,生机勃勃,在广南县大山深处的落松地村,整齐划一的楼房,宽阔平坦的出行道路,干净整洁的幸福院,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谁又能想到这里曾经是那个人人避而远之的“麻风村”?
“以前我们住的都是茅草房,路也是小路。现在建得平房,公路也修通,孩子也有读书的地方。”今年70多岁的向起荣回忆“麻风村”过去的艰难,对村里的变化如数家珍,感慨现在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上世纪50年代,麻风病盛行。为避免疫情扩散,1957年,广南县政府在莲城镇坝汪村人迹罕至的深山幽谷里建立麻风病集中医治点,形成与世隔离的“麻风村”。
在谈“麻”色变的年代里,这群人成了特殊的存在,孤独、寂寞、痛苦、自卑、自闭,成为他们的标签。他们承受着世人的偏见,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不对外交易,成为一方孤岛,被人叫作“那个村”“麻风村”。后来搬来此地隔离的麻风病人越来越多,村落形成,才取名为落松地。曾经的落松地村交通闭塞,住房条件落后,村民住的都是杈杈房、茅草房。
幸而,困难没有击垮一切,反而激发群众内心动力。在村长号召下,群众修路、拉电、拉水,解决生活难题。通过全村人的努力,1976年,村内正式通电,告别点煤油灯的历史。特别是2004年以来,落松地村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先后累计投入763万元,改善了落松地村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我们刚来的时候交通不方便,赶街都是走小路去。现在政府帮我们把房子建起来了,日子好过了,水泥路也通了,现在我们赶街都是坐车去 。”落松地村村民张玉仙说。
现如今,“那个村”的48户207人都过上了好日子。如今的落松地村,处处彰显着“村美人和产业兴”的新气象。在村小组党员干部带领下,村民们学习民族政策,致力于民族团结创建。
广南县莲城镇党委委员张坚艳介绍,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各级党委政府加大对落松地村的关心关怀,现在的落松地村房屋安全稳固,医疗和交通条件都得到极大改善,村民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实现了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民主自治管理的良好局面。
从“自卑自闭”到“自力更生”,从“与世隔绝”到“世外桃源”,从“那个村”“麻风村”到“民族团结示范村”,60多年岁月,落松地村村民不等不靠,激发内生动力,让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
落松地村的幸福生活正是广南县弘扬“西畴精神”,践行“真拼实干、马上就办”的广南作风实践典范,在开启乡村振兴的开局之年,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奋力谱写新时代的中国梦广南篇章。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周来 郑琼 卢吉艳)
(编辑:唐雪娇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