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马关:“三项工作”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不掉链”

发布时间:2021-05-12 11:04:46  

文网讯  自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以来,马关县秉承竭力解决民族文化传承“最后一公里”的难题,积极探索出一条符合马关发展的新路子,即重点以开展3项工作为抓手,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不掉链”。

以民族文化人才发掘为抓手,少数民族进一步弘扬发展。马关县现有壮族学会、苗族学会、傣族学会、布依族学会、瑶族学会、彝族学会6个,共有会员1100人,为确保民族文化成果得以巩固,马关县广泛在会员中挖掘写作能力强、对民族文化风俗了解详细的人进行对马关县民族文化进行编撰,目前已挖掘民族文化人才30余人,编先后撰出《壮族志》《彝族志》《马关傣族》《马关县傣族民间歌谣集》和苗族杨凤金的诗集《想法》、彝族诗人王娟的《王娟诗选》、苗族陶光福诗歌集《和太阳一起出山》等民族文化精品,少数民族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发展。

以办好民族传统节日为抓手,扩大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马关县传统民族节日有壮族“三月三”歌节和“六月节”、苗族“花山节”和“闹兜阳”、彝族“火把节”、瑶族“盘王节”、傣族“锦库节”、布依“牛王节”等,举办好民族传统节日,有利于加强对民族传统节庆文化元素的挖掘,更丰富了节庆文化的内涵。马关县结合民族文化特色旅游村项目建设,建成了一批集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中展示、传承保护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亮点景区,打造民族传统节庆旅游品牌的同时,更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以推荐民族文化传承人为抓手,确保民族文化传承不缺失。各民族文化承载了太多民族文化的历史厚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马关县以民族文化传承人为抓手,通过注入民族文化抢救、民族文化传承人进校授课等方式开展民族文化传承工作。截至目前,我县已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6批,共39个非遗项目。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5个、州级名录9个、县级名录25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75人,其中,省级传承人5人,州级传承人15人,县级传承人55人。

三项重点工作的开展,坚定了马关各民族群众继续民族文化传承的决心与信心,更确保了民族文化传承“不掉链”。


(卢雪娇)

(编辑:唐雪娇 排版:龙俊贤 审核: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