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马关县:讲好“四个故事“ 共筑共有精神家园
发布时间:2021-09-02 09:47:12
文网讯 马关县秉承“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工作理念,全面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讲好四个故事,共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讲好马关发展史的故事。依托“国门大讲堂”、红色宣讲队,开展多形式宣传教育活动,让各族干部群众了解马关发展史,不忘来时路,引导干部群众学党史、悟思想,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促进各民族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由云南省党史学教办举办的“讲好红色故事 传承红色基因 激发奋进力量”主题故事评选活动中,马关县选送的《扎根边疆、心向中央》作品荣获全省三等奖,民族话剧《春漫边关》上演活得好评。
讲好各族人民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故事。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含学前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等各个环节,全面加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提高各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注重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优秀传统民族民间文化,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开展苗族“踩花山”“闹兜阳”壮族“三月三”“花饭节”布依族“牛王节”等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促进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在马关形成一个民族过节,各个民族都参与的盛况。在载歌载舞中传承多姿多彩和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顶家女儿》走上央视舞台,《哨久别玛》《哼傣温哩玛》等文化精品在全国公开展演,仁和阿峨新寨壮族农民版画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被时任国家领导人胡锦涛作为国礼赠给意大利领导人。马关县2000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讲好强边固防的故事。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全力维护祖国统一、边疆安宁,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国土意识、国门意识、国防意识,把思想统一到爱党爱国,守土固边,共建美好家园上来。在守边上,边疆各族人民勠力同心,以“镇守边关、视死如归”的意志和“我将无我、不负重托”的决心,坚决扛起“家门就是国门、国门就是家门”的政治责任,构筑起“村村是堡垒、家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处处有防范”的铜墙铁壁,出门就是守边、放牛就是巡逻、种地就是站岗在边疆马关落地生根。在稳边上,实行县级领导挂段方式,优化防控卡点设置,建立“十户联防”网格化管理和边境线分段挂包管控责任机制,选派强边固防工作队、突击队和志愿服务队支援边境防控战线,严格落实“五个管住”要求,建立完善“五包六到”机制,出台“八准八不准”“十个一律”制度,形成“党政军警民”合力强边固防的格局。严格管理“三非”人员,严厉打击跨境违法犯罪活动,筑牢边境安宁、社会稳定的堡垒。在富边上,以“基础强、产业兴、生活好、环境美、边疆稳、党建强”为目标,加快现代化边境小康村规划建设,边境地区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经济发展持续增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边境管控能力增强、边民思想提高,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长廊初步形成,边民富、边疆美、边防固逐步实现。
讲好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故事。全县各族儿女一心向党,坚定不移跟党走,苦干实干加油干、手创幸福新生活,以“扎根边疆、心向中央,拥护核心、心向北京”为创建主题,绘就“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蓝图,携手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昂首阔步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马关县民族团结创建办:张芳)
(编辑:董飞 排版:钟晓明 审核:梁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