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马关:沪滇协作为产业园区发展注入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3-10-13 10:03:12
近年来,马关县通过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的区域协作模式,将上海虹口先进的园区建设管理理念、良好的产业基础、优秀的人才团队、灵活的投融资模式与马关当地的资源、劳动力和政策优势对接互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动能,促进东西部协调发展,为东西部协作做出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南山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园区位于马关县城西部,距县城约3公里,地处文马高速公路入口旁,国道219线穿园而过。园区总规划面积为2.64平方公里。园区规划定位为特色农产品加工和轻工业制造,园区规划功能布局为农特产品加工区、轻型加工区和现代物流区。目前,已有云南鑫浩粮贸科技有限公司、马关萧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入驻。
走进云南厨乐油脂食品有限公司的老七油坊,在大门口,除了“老七油坊”“100%纯菜籽油”字样外,还有“上海虹口援建”“帮扶车间”的字样。罐装—理盖—压盖—贴标—激光打码—装箱—封箱……在榨油厂里,师傅们正在灌装生产线上忙碌着。记者了解到,云南厨乐油脂食品有限公司是马关县第一家专门从事植物油类生产及销售的国内个人独资企业。该油坊共投资700余万,购买核心生产设备时,资金紧缺变成了启动生产的“拦路虎”。经过多方协调,沪滇资金“雪中送炭”,为油坊正常生产运营“注入活力”。
“我们这里是上海虹口区的一个援建项目,援建资金解决了我们建厂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我们这个油厂于2023年6月份开始正式生产,有十台压榨机、两条灌装线,日处理能力一天可达到160吨左右,销售的渠道以上海为主,还有学校配送,主要的产品是涉及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还有调和油。”云南厨乐油脂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李敏介绍道。
公司建有高端环保节能的自动化压榨生产线1条、高端植物油精炼生产线1条、全自动化灌装线2条。植物油类年加工能力5万吨,主要生产各种菜籽油、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以及食用调和油。带动周边群众50余人增加收入。油坊稳步运营后,有沪滇协作的持续发力,李敏对公司未来的发展又有了进一步的规划,他说:“我们油厂现有员工约50人,从六月份投产到现在,销售了约100吨油,销售额约200万元,今年我们和马关县政府签了合同,在马关种植约8万亩的菜籽,满足了我们日常菜籽油加工原料的供应。”
同样位于南山工业园区内的云南萧福源食品有限公司,厂区建筑规划面积20亩,生产车间面积2000平方米,车间共有面包、糕点、蛋糕、包装等5条生产线为十万级无菌净化车间,化验设施齐全,检测手段完善,形成年产糕点食品1000吨的规模食品生产区,为满足生产需求公司购买国内先进水平的大型旋转烘焙机。谈起沪滇协作的帮扶,负责人肖余翠满心感激:“我们建厂遇到了困难,上海虹口对口帮扶援建了500万,解决了资金问题,因为他们的帮扶,我们才有机会把产业做大做强,无论是厂房环境,还是配套设施都有很大的变化,就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多,太感谢了。”
沪滇帮扶,山海不远。近年来,在沪滇协作帮扶下,园区产业项目加速落地、服务保障及时跟进……马关产业园区发展生机勃发,一笔笔资金的到来、一个个项目的落地,为乡村振兴、群众幸福生活注入了源头活水。
在推进沪滇携手共建园区各项工作中,马关县始终秉承围绕落地企业“当好产业保姆、补齐产业短板”的发展思路,切实提升以企业为中心的全方位服务水平,让企业安心入园、放心经营、舒心发展。在上海的帮扶下,马关南山园区通过集中规划、科学定位、改善环境和引导发展,基本完善了园区配套体系,有效推进了园区的建设发展,增强了园区吸引力。截至2022年,入园企业实现产值达1亿余元,带动周边农村劳动力3065人就业。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兰会 实习记者:陈文思)
(编辑:冯欢彦 排版:王南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