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大手笔!上海静安区投4190万在德厚干了4个项目……
发布时间:2023-11-30 10:16:46
近年来
上海市静安区累计投入4190万元
支持文山市德厚镇产业发展
涉及绿美乡村建设
种植养殖
加工配套设施建设
种苗繁育基地建设4个项目
随着项目建成投用
赋予德厚镇更多招商引资优势和底气
吸引了更多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
到德厚镇走访考察、投资兴业
打造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区
乡村振兴要靠产业,产业发展要有特色。德厚镇被文山市定位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乡镇,依托丰富的土地资源、水资源和交通优势,培育了辣椒、烤烟、万寿菊、马铃薯、水果、油桐等“六个万亩”特色农业产业。
为充分利用德厚镇丰富的资源禀赋和便利的交通条件,文山市以德厚镇高速路出口为核心,谋划建设一批产能高效、产业链互补的企业集群,逐步建成全市突出、全州有名、卓有成效的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区。2021年,上海援建实施了德厚镇乐竜村水果种植项目,建起了冷库系统及配套设施分选果厂房3000平方米,在高速路出口落下了建设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园区的第一颗棋子。
2022年上海援建实施了德厚镇桐油加工配套设施项目,投资1090万元,建设深加工车间3600平方,鲜果仓库3510平方,有机肥料仓库3000平方,农产品包装间200平方;硬化场地10000平方,新建砂石路1.05公里,铺设雨污分流管网2360米。
建设文旅融合“洒戛竜”
洒戛竜作为云南第一个少数民族宣传革命道理的经典——《夷经》的诞生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但曾经的洒戛竜村内污水排放处理设施欠缺、村内照明路灯基础设施差、村内红色文化氛围不足等问题,限制了洒戛竜村内红色文化及其民族文化的开发利用。
“2022年,投入上海帮扶资金1000万元实施德厚镇红色洒戛竜美丽乡村项目,建设村庄污水管网、实施村内红色文化及绿色生态景观打造6000平方米,实施红色文化村貌改造40户,新建红色文化长廊100米,安装红色文化特色路灯30盏,将洒戛竜打造成集绿美、文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一体的绿美村庄。”洒戛竜党支部书记马露珍介绍。
改造后的洒戛竜,房屋鳞次栉比,白墙黛瓦中点点红色徽标显得格外耀眼,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仿佛有着说不完的“红色”故事;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生态环境得到极大显著提升,村庄面貌焕然一新,红色文化旅游与绿色生态旅游深度融合。
以“苗”为媒 开辟乡村振兴新道路
2023年,上海持续帮扶实施德厚镇亚龙新村高原特色经济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通过种苗科研、苗种供应、基地种植等实现全产业链良性运行,辐射供应德厚镇及周边乡镇,推动辣椒、中药材、百香果、蔬菜等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做强做大现代农业。
在德厚镇亚龙新村高原特色经济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建设项目规划建设点,工人们正加紧项目各个厂房的建设。记者了解到,德厚镇高原特色经济作物种苗繁育基地占地83亩,紧邻平文高速德厚收费站、平文二级路、感红公路,周边配套建设有初加工、仓储、冷链物流区,总投资1300万元。项目建成后有助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为文山市提供一个辐射平远镇、秉烈乡、红甸乡、马塘镇、薄竹镇、德厚镇的经济作物种苗供应中心,有效推动周边乡镇经济发展。
累计投入4190万元支援德厚镇
近年来,上海市静安区累计投入4190万元支援德厚镇产业发展。在沪文协作下,德厚镇形成了水果、中药材、生姜等多种高原特色农业产业集群,依托逐渐高效成熟的仓储、物流功能,逐步形成规模并优化产业结构。
随着系列上海援建项目建成投用,赋予德厚镇更多招商引资优势和底气。因德厚镇丰富的资源和逐渐发展壮大的农业产业,吸引了更多企业家、投资者、创业者到德厚镇走访考察、投资兴业。2023年3月16日,德厚镇在上海援建的桐油加工厂举行2023年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暨开工仪式,当日签约项目6个,总投资1.6亿元。其中,2个企业选择租用桐油加工厂,1个企业在高速路口建厂投产。
目前,通过上海援建项目引进的企业每年还可为德厚镇解决就业1500余人,实现就业收入45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增加农民收入。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罗贤慧 排版:冯明兰 责编:谢思思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