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西畴:“小小”产业 助推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1-08-11 17:00:36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群众要想过上好生活,得奋斗,得发展产业,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振兴。产业兴,才能带动乡村兴。近年来,西畴县大力夯实产业根基,让乡村具有“造血”功能,激发农民自身的内在动力和蓬勃活力。

在西畴县兴街镇有这样一家公司,通过在猪场建设沼气池,用沼气发电,沼液通过固液分离以后生产有机肥,循环利用,发展了800亩生态蔬菜基地,实现了循环农业。

正是循环农业的兴起,西畴县兴牧牧业有限公司10多年来,不但致力于推广科技养殖,还实行“公司+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发展基地产业规模化种植、养殖,并带动农户发展种植、养殖,确保老百姓通过务工、土地流转等达到增收。

西畴县兴牧牧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童林介绍,基地一年生产蔬菜3500多吨,需要大量工人,就让周边农户、还有兴街镇新兴社区31户档卡户来基地里面务工,每天基本有50多人在地里干活,再加上流转土地的收入,一年下来总共可以帮这些农户增收150多万。

孙如建是兴街镇安乐村委会安乐村小组村民,以前仅靠种田为生,自从兴牧牧业来到他们村发展以后,他把土地流转给了公司,又到基地务工,从前的一份收入变成了两份,提起现在的生活,他表示很满意,很开心。

孙如建说:“我家有两亩田,租给公司来种,每亩一千块钱,然后我们又来给他们打工,打工的工资是3000块钱一个月,一年下来我们光工资就有36000,算上租金总共就有三四万的收入。”

正是因为有了产业发展,村民蒋元美再也不用担心年纪大不能外出务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赚钱了。

蒋元美表示,公司来这里建设基地给我们来这里打工,党的政策好了,来兴街住,还有活计可以做,也过上好生活了。

兴街镇安乐村委会村民们通过土地流转和务工增加收入只是西畴县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的一个缩影。在距离兴街镇安乐村30多公里外的莲花塘乡大洞村,村民们发展玫瑰种植,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记者走进大洞村,就闻到了一阵阵沁人心脾、让人陶醉的玫瑰芳香。一朵朵玫瑰花骨朵亭亭玉立,立在枝头,现在正值采摘时节,有的花农们背着箩筐在花海中穿行,采摘花瓣,有的正在忙着修枝打理,喷洒药水,呈现出一派忙碌的景象。莲花塘乡大洞村村民从仅靠基础农业谋生,到种植李子、中药材、再到种植玫瑰花谋富,因地制宜的产业从无到有再到多样化,不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充分调动起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让村子风景美如画。

村民彭德安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家栽了5亩多玫瑰,种玫瑰花比种其他很多东西的效益都要好,种得好的一亩地可以有一万的收入,我家可以到6000左右,一年还是有3、4万的收入。”


产业旺,人兴旺。近年来,西畴县在脱贫摘帽后,继续抓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探索建立了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机制,逐步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的“喀斯特绿洲”,一幅山变绿、水变清、村变美、人变富,人民生活蒸蒸日上的唯美画卷更加清晰。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德春)

(编辑:郭韦 排版:李法楠 审核: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