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他披村的美丽嬗变
发布时间:2022-01-10 10:50:41
文山市坝心彝族乡他披行政村辖大平地、老街子、小平坝等6个自然村7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4种民族共440户183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51户225人,现已全部脱贫,成为2021年文山市唯一一个上榜的省级“美丽村庄”。
他披村如何实现美丽嬗变的?这一切都得益于坝心乡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内外兼修”,分别从农业生产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生态文化传承、文明新风培育、基层长效管理等诸多方面积极推动,一幅环境美、产业兴、乡风淳的美丽画卷随之徐徐展开。
他披梨是他披村的独有特产,更是坝心乡的靓丽名片。走进坝心他披村,满山都是他披梨树。2010年,他披梨获得由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2019年,他披村成功入选国家级“一村一品”名录。
按照“一村一品”的发展思路,他披村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大力发展他披梨产业。目前,全村共350户群众发展他披梨,种植面积达3000余亩。以“做优现有产业、加快规划研究潜力产业”为路子,他披村通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特色林果业”生产模式,与文山市鸿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文山市馨艺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153户群众种植他批梨。鸿盛种植专业合作社流转农户的200多亩土地,积极向农户传授种植技术和经验,指导社员进行精准施肥、剪枝、防治病虫害等管理技术,着力提高他披梨的品质。
村民王绍波前些年一直在外打工,但是收入却不乐观,他决定回乡发展他披梨,经营农家乐。目前,他家的农家乐正在筹备建设中。随着坝心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像王绍波这样被家乡发展潜力吸引、选择回乡创业的人也越来越多。
如今的他披村,进村就是宽敞明亮的水泥路,路两边是清爽漂亮的路灯。目之所及都是装饰环境的绿色植物,每家每户的庭院都被打扫得干干净净,屋内一尘不染。家家户户均实现了旱厕改造、危房改造等工程,不仅全村生态环境变好了,人居环境也是更上一层楼。
他披行政村小平坝村小组长雷加友介绍,2016年,小平坝村就安装了20余盏路灯实现了路灯亮化,2017年开始实行危房改造、道路硬化及环境整治,2018年进行臭水沟清理整治并安装5400米水管,实现家家户户正常通自来水。“旱厕改造成功,每家每户都建设有三格式粪池,村子里的所有臭水沟都进行了全方位整治,村容村貌越来越好了,群众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雷加友说。
在生态宜居方面,坝心乡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契机,动员村民主动参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扮靓“面子”、美化“里子”。通过积极开展义务植树活动、“七改三清”环境整治行动以及 “清河行动”来建设绿色生态、文化丰富的美丽村庄。
他披村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严格落实每周二大扫除活动,并通过出门放牛要带铲、带扫帚、带桶,保障村庄人居环境干净整洁。同时,大力组织党员代表、群众代表集中参与村里的文化体育娱乐场所建设,让大家参与村里发生的变化。小平坝村村民雷加才今年64岁,他说:“到元旦、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时候,村里都会组织开展文体活动,大家在一起开心地玩。”
他披村建立红白理事会,制定推动移风易俗的管理办法,有效遏制了此前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村里还开展“五好家庭”“卫生家庭”等评比活动,睦邻关系变得和谐、团结。
坝心乡党委委员、副乡长王辅昌说:“坝心乡将积极扩展‘七乡振兴积分’试点成效,扎实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推动全乡形成优良家风、文明乡风、淳朴民风。”
(曹桂梅 李春葵)
(编辑:侯佑琴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