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双重加持!薄竹镇依格白村农旅融合闯出绿美新路子!
发布时间:2023-04-12 17:29:48
圣境君山 神秘喊泉
天然氧吧 金秋菊境
……
文山市薄竹镇的一个小乡村在党建引领下
不仅成功助推农民增收
还依托自然资源优势
不断推动农旅融合
双重加持 多元增收
党员示范 齐心铺就产业路
初入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委会依格白村,联排小别墅看上去仿佛城里的别墅小区,但却比城里少了喧嚣多了静谧;统一刷白的房屋外墙上,一幅幅村内自然景观图映入眼帘,而画中的景象就是一年四季正在村里上演的美景。依格白村有耕地3100多亩,有群众55户254人,属于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立体型季风气候区域,早年该村群众收入主要以种植传统产业玉米、豌豆、土豆为主,由于产业发展定位不精准,全村群众增收渠道较为单一,加上没有集体经济收入便没钱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群众凝聚力不足、公共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为了破局重生,村里邀请了州、市级农业专家进行分析,最终规划了打造老屋基村的产业发展布局,低海拔区域打造市场风险低的大黄种植基地,高海拔打造高收益的松茸种植基地。而依格白村成为了建设示范点。
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侯永成介绍:“找准路子后,我们就提出了‘我们是党员,我们带头种,再引导群众种’,所以村里党员无论大小亩级都先把自家的地种上了大黄,整个村52名党员先后有13名党员种下52亩大黄,2022年12月,‘试验地’喜获丰收,亩均净收入达到了6000至7000元。”
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委会依格白村村民郑永开说:“我当时带头种了8亩,收入还是可以,当时卖了5、6亩,一亩收入有1万元左右,除去成本2000多元,还有利润7000元左右,作为党员就是要带头干,让老百姓看到信心,所以今年还要扩种到20多亩,药材公司就建在这里,我们不管是种还是卖都很方便。”
“试验地”喜获丰收,进一步激发了干群谋发展的决心。于是,村党组织采取党员“一对 N”的工作法,向群众讲述种植经验及收益情况,通过反复入户发动群众后,种植大黄的面积也得到了扩大。2023年,吸引到了大黄种植产业龙头企业——上品佳丽农业有限公司主动与村党总支对接落户老屋基村,建设了1500平米的大黄初加工厂,采取“公司+集体经济组织”的模式,成立正达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目前,老屋基村委会签订2023年大黄种植协议的已有105户349名群众,种植面积4469亩,其中仅依格白村就达2000亩,按照去年亩均收益5000至6000元计算,2023年该村最高收入可达1200万元。
结合优势 共探绿美乡村游
发展产业的同时,老屋基村委会还结合依格白村自身自然资源优势,坚持“绿就是美 美就是富”的发展思路,进一步扩宽群众的增收路。于2022年7月又开启了“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的农旅融合发展之路,动员周边14家企业、挂钩的市属部门、种植养殖合作社捐花捐树,依托“百千万”美丽乡村建设,就地取材为宝,利用溪中鹅卵石垒成漂亮的墙基,地边毛竹搭成篱笆,废弃老磨盘、老坛子装饰墙面,在装饰中留存乡土文脉。如今的改变,群众看在眼里,享受在日常生活里。
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委会依格白村村民肖兴锁开心地告诉记者:“变化最大应该从四五年前说起,以前脏乱差,现在感觉好了,而且村子栽了好多树进去,家家户户也收拾整齐了,看上去美了不少,我们在外面做生意都会定期带着孩子回来生活。”
有了一定成效以后,依格白村前后吸引了3家文旅公司、1家露营基地、2家农旅公司主动上门对接商谈。村党总支综合考察后,最终与上品佳丽农业有限责任公司达成合作,通过“党组织+企业+集体经济”合作模式成立老屋基农旅综合体合作社,建立利益联结机制。
文山市薄竹镇老屋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侯永成介绍:“现在烧烤区已经试运营,民宿和饮食这块,我们在万寿菊开之前把它运行起来,民宿接待可以容纳几十至一百人。下一步我们将会尽快把餐饮和民宿做起来,结合实际,从中药材、旅游等各种行业,把群众带动到致富的路子上,因地制宜把合作社做到最大最强最好,绿美我们还在认真地抓,现在是2.0版本示范村,下一步做到3.0版本精品村。”
有颜有景有内涵
欢迎打卡依格白村
领略一年四季不一样的美
地址:薄竹镇老屋基村委会依格白村
联系人:薄竹镇老屋基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侯永成
联系电话:13577687722
(记者 张麟 文山市融媒 王采霞)
(编辑:刘虹 排版:李法楠 二审: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