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木央镇4个食用菌合作社发放分红70万余元
发布时间:2017-12-29 15:41:09 来源:文山新闻网
部分领取分红自己的贫困户
文网讯 12月23日,富宁县食用菌产业发展分红木央现场会召开,众成、康发、合胜、好伙伴4个合作社共为社员分红70.55万元。
近年来,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中,木央镇全力破解"发展生产脱贫一批"这个瓶颈,大胆探索冷凉山区、石漠化地区短、平、快的产业发展增收路子,把食用菌产业作为稳定群众增收致富和脱贫摘帽的长效产业,大力推进以黑木耳、姬松茸、羊肚菌、香菇等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发展,促进群众参与产业发展,实现分红增收。
根据各个食用菌种植基地的发展需要,积极引导群众把自家道路畅通、水源充足的农田、平地、荒丘等闲置土地流转给公司、合作社和种植大户,由公司、合作社、种植大户以每亩300-500元的标准支付给群众,并优先吸纳和招用土地流转群众到基地务工,按天按月按工时和计件支付贫困群众劳务报酬,根据工种和劳动强度,每人每月工资2500-4000元不等,使当地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务工就业。目前,全镇流转入股的土地达342亩,分红资金17万元,其中建档卡户13户,户均获利1540元,参与的劳务人员人均增收2万多元。全镇18个村委会从集体入股食用菌,获利47余万元,全面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
连片种植的黑木耳
广泛发动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就近入社与异地入社的办法,积极加入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以每户不低于2.5万元、不高于5万元的标准,贷款入股到县强丰公司和各个合作社、种植大户,由公司、合作社和种植大户按照不低于8%的比例分红给贷款入股贫困户,增加经济收入。目前,全镇共有193户贫困户965万元入股发展食用菌产业,分红资金47.85万元,户均增收近2500元。立足资金和劳动力瓶颈问题,引导有资金但缺劳动力或是让有劳动力但无资金的贫困户,将建好的菇棚承包给大户经营,按照比例支付酬金。如本地农户将建好的4个菇棚,以每年2500元/棚的价格返包给贫困户经营,获得返包酬金1万元。
强化政策扶持力度,积极争取产业扶贫项目支持,从沪滇对口帮扶产业发展资金中整合465万元,建立木央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滚动基金,通过物资抵押和借支的形式,将这笔资金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股本金,入股到3个合作社,由合作社按照不高于8%的比例进行分红给贫困户。木央镇制定出台《木央镇食用菌产业发展政策》,设置超产奖励入股办法,对巴西菇单棚出菇达6吨及以上、黑木耳亩产干菇达1吨以上的,分别给予个人或集体现金奖励2000元,激励种植户和合作社强化管理、精耕细作,提高单产,实现收益最大化。积极引导合作社与建档卡户商洽约定,并签订协议书,待黑木耳产品上市后,按三七比例进行分红,建档卡户不参与劳作就能获利。如富宁国昌景食用菌合作社将86户354人档卡户纳入合作社管理实现盈利后,扣除各种投入成本,将利润的30%给予群众,促进贫困如期实现脱贫摘帽的目标。
连片种植的黑木耳
截至目前,该镇共引进公司和个体经营户4个,成立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11家,建成菌棒生产加工和菌种接种培育基地2个,年可生产加工菌棒500万棒;建成食用菌种植地12处,发展黑木耳350亩280万棒,建成姬松茸大棚100个、香菇种大棚54个、羊肚菌大棚20个,预计年可实现食用菌产业收益2200万余元,促农增收1300万余元,除效益分成入股外,为群众盈利520万余元,实现789户贫困群众增收125万元,户均红利近2000元,18个村级集体经济全覆盖,实现了贫困群众增收与村集体增效的"双赢"的目标。
(冯明翠)
(编辑:郭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