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西畴“特色农业+”模式助力脱贫攻坚
发布时间:2019-04-26 11:17:35 阅读 6422
文网讯 西畴县通过建立建档立卡贫困户与特色农业经营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带动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截至2018年12月底,全县已有9964户档卡户与23个经营发展状况较好的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实现新型经营主体对全县所有档卡户合作发展全覆盖,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实行“特色农业+强化资金保障”模式,确保主导产业、重点产业等稳步推进。2016年以来,西畴县积极整合涉农资金、协调金融机构支持、争取社会帮扶等,投入产业扶贫资金3.98亿元,占全县扶贫资金总投入的30%以上,直接投入农业产业资金1.25亿元,支持档卡户自主发展产业或入股分红实现增收。
实行“特色农业+惠民政策”模式,以政策推动主导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出台《主导产业扶持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等特色农业发展政策大力扶持主导产业。目前,全县乌骨鸡、猕猴桃、柑橘、中药材、生猪5项主导产业共带动7399户档卡户户均增收2500元以上;甘蔗、烤烟、李子、蔬菜4项重点产业带动841户档卡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东西部扶贫协作项目带动项目区300户档卡户户均增收1500元以上。
实行“特色农业+公司(专业合作社)”模式,激发贫困户自身“造血”动能。采取“龙头企业+基层党组织+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形式,依托西畴县兴牧牧业、浩弘农业、林达康农业科技等新型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农村优势产业和特色经济,通过公司租用土地、农户入股投资分红、承包管理等形成群众抱团发展的模式,激发自身“造血”功能。目前已有18个新型经营主体带动5316户档卡户实现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有5家龙头企业与57个专业合作社实施资金抱团合作发展,合作发展资金4200万元,实现分红336万元,带动4648户档卡户稳定增收。
实行“特色农业+美丽乡村”模式,将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把特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如石漠化综合治理村三光通过整合5000亩土地种植猕猴桃、香脆李等高原特色农业,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和游玩,该村成为了当地有名的宜居宜玩宜游的生态文明村,以石漠水乡著称的兴街江龙村,通过引进优质柑橘品种,整合土地实现规模化种植,将生态与人居环境有机融合,不仅美了乡村,还富了村民的口袋;通过扶持贫困村大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和特色乡村旅游,把农产品变成旅游产品,把农家院变成旅游设施,把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贫困户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目前,共整合1.7588万亩土地种植猕猴桃、柑橘等特色农业,投入近4亿元扶持发展9个乡村发展旅游业。
(县政府办)
(编辑 郭韦)
(审核 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