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州委网信办:以“小切口”落实“帮镇包村”责任
发布时间:2021-12-20 11:05:13
文网讯 今年以来,文山州委网信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思想意识,对标对表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办法,发挥牵头抓总作用,以“小切口”落实“帮镇包村”责任,以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为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
以“小切口”落实“帮镇包村”责任。今年以来,文山州委网信办认真履行帮扶责任,及时成立州委网信办乡村振兴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人,并按照要求选派一名驻村工作队员,确保定点帮镇包村帮扶工作有人抓有人管。同时,坚持调研先行理念,通过4次调研座谈走访,与镇班子成员研究制定乡村振兴年度计划,聚焦办实事,量力而行、尽力而为,以“小切口”办好群众急难盼愁的烦心事,共同推进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为麻竹塘村安装太阳能路灯20盏,硬化活动场地500多个平方,帮助芦差塘小学困难学生实现微心愿,为麻竹塘群众购买牛粪铲。目前,共投入资金15万元,为群众解决急难盼愁事项20件,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
因地制宜协助谋划产业转型发展。充分发挥网信部门的职能优势,结合芦差塘的资源优势,积极与州人社部门沟通,帮助畅通务工信息推送渠道,加大劳动力素质培训、技能培训,着力提升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帮助搭建市场信息,协助指导发展草果、三七、山岛、黄精、重楼等为辅的中药材种植,推动产业发展多元化,助力当地群众增收。与村委会一起,研究制定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方案,把种植60亩万寿菊种植列为作为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项目。目前,已完成工作方案的制定,正争取资金积极支持项目发展。同时,充分发挥网信办职能优势,携手互联网企业和网络媒体代表,通过“互联网+消费扶贫”的方式,线上和线下相结合,加强农特产品销售宣传,帮助打开销售渠道,助力群众增收致富。
民生为本落实好相关政策保障。用好用活“一平台三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认真开展返贫致动态监测,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这条底线,认真督促抓好教育、医疗、住房引水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和产业就业等发展类政策保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同时,通过以群众为主体,制定科学管用的村规民约,推动自治、法治、共治的“三治”融合,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激发群众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内生动力,推动芦差塘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从试点推进向整体提升迈进。
探索网络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径。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认真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发挥自优势,转变思想,学史力行,采取挂包单位出一点、互联网行业捐赠一点、社会出一点“三个一点”的方式统筹整合资金,在芦差塘小学打造文山州首家集农村网络人才培训、网络直播、网络课堂于一体的教育基地。按照打造“1+N”模式,通过探索开设“四点半课堂”、办好“网络夜校”课堂、开展农村好网民评选、打造好“村务直播间”等载体,全面通过开展网络素养和技能培训,努力让城乡网民“共享一堂课”,让“小基地”发挥网络大作用,为加快推动数字乡村振兴贡献网信力量。
(周来)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审核:李云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