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广南:甘蔗园村的“致富密码”

发布时间:2021-12-22 11:21:50  

在中华文明漫长的历史变迁中,各少数民族形成了各自的服装特色,成为多彩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广南县八宝镇甘蔗园村的苗族同胞们,通过创新制作传统民族服饰,实现了从搬得出到稳得住、能致富,走出了一条易地扶贫搬迁幸福生活的致富路。

正在忙着操作机床进行刺绣的小伙子名叫熊永祥,2017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项目,他和同村的71户村民告别了交通闭塞、生存条件恶劣的响西寨,搬迁到村委会所在地福源苗寨。住房问题解决了,如何增收致富成了熊永祥首要考虑的问题。结合福源苗寨所在地有赶集日的条件,从小就喜爱苗族刺绣的他瞄准了苗族服饰上绣品的市场潜力,开办了一家苗族刺绣作坊。从手工绣到缝纫机绣再到车床机械化刺绣,短短几年间,熊永祥的刺绣作坊由小变大,2020年,仅刺绣就让他获得近20万元的收入。

和熊永祥一样,从冬瓜林村搬迁到福源苗寨的王朝富夫妻俩不再依靠外出务工挣钱,而是发展起了苗族服饰制作产业。年轻好学的王朝富夫妻俩制作出来的服饰不仅有鲜明的苗族服饰特点,还融入了有时代特色的元素,这让他们的服装十分畅销,“我们做的民族服装更新比较快,一段时间就要推出一批新款,也没有专门学过服装设计,全靠自己摸索学习。”王朝富说。

福源苗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由甘蔗园行政村地处边远的7个村小组200余户群众搬迁而成。2016年以来,累计投入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整村推进、百县万村项目等资金3700万元,开展基础设施及房屋建设,项目于2017年12月30日建成移交。然而,建成之初,受到生活习惯不同、增收产业匮乏等制约,整个村寨脏乱现象突出。

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贫搬迁目标,甘蔗园村委会以民族团结示范为引领,采取“民族团结+文化传承”“民族团结+意识形态”“民族团结+产业发展”等举措,通过抓实基层组织建设,定期举办苗族“踩花山、“芦笙舞”进校园等民族活动,凝聚全村群众的民族力量。

如今,以福源苗寨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标杆榜样的甘蔗园村,全村400余户各族群众相互交融、共同进步,朝着“团结、友爱、互助”的民族团结、乡村振兴之路繁荣发展。

(广南融媒中心:余永兴 袁伸尉)

(编辑:曾炜炜 排版:钟晓明 审核:李云淑)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