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这些农民专业合作社很会“养”!
发布时间:2022-06-17 15:58:49
文网讯 近年来,文山市按照“培育动能、延长链条、做强产业”的发展思路,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强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社带动增强畜牧产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实现畜牧业养殖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发展。今年一季度,文山市畜牧业产值达2.7亿元。
黑山羊成为合作社“宠儿”
日前,记者在文山市东山乡“晓懂黑山羊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看到,合作社里养殖的羊毛发黑亮且肥壮,合作社理事长张晓懂正忙着打扫羊圈。看着皮肤黝黑稍显羞涩的张晓懂,记者很难想象他已成功带领16户农户养殖了3000只羊。
2011年,张晓懂开始养羊。他原本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只养了50多只羊,没想到第一年每只羊就给他带来了2000元左右的利润,让他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惊喜之余,张晓懂自省自己,要养好羊还需不断学习。于是他不断上网查资料,去全国各地的种羊场、动物研究所学习,最终掌握了一定的养殖知识和技能。随后,他逐年扩大规模,家里老房子的院子都变成了羊圈。为了纯生态放养,每天中午12点到下午6点,张晓懂都赶羊上山自由采食,但由于路途遥远,每次来回都要两个小时,长期如此,一家人身体都快拖垮了。
于是在2015年,张晓懂成立了合作社,与文山州内养殖户合作发展养羊。经过多年的发展,合作社形成了“养殖+销售”为一体的经营发展模式,逐步辐射带动周边养殖户,成为了文山市本土的养羊“明星”合作社。截至目前,合作社每年的纯利润达350万元左右,养殖户最高利润有25~30万元,少的也有5~10万元。
自动化养殖蛋鸡
记者走进文山市文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蛋鸡养殖基地,只见每个圈内有4只蛋鸡,每只蛋鸡都在欢快地觅食,工作人员正忙着分拣鸡蛋,忙得不亦乐乎。
据了解,基地里养殖了4万羽蛋鸡,和传统的养殖方式不同,从供水、添料、调温一直到最后的鸡粪清理环节都实现了自动化,不仅更加高效便捷,还科学环保。
2019年,张文辉和4名股东共同出资500万元,成立了文山市文辉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2021年3月蛋鸡开始产蛋,毛收入达到800余万元,今年预计毛收入达1600万元。
目前,该蛋鸡养殖基地存栏量4万羽,产蛋量已经达到了高峰期,产蛋率98%,因为鸡蛋品质佳,在文山的销量一直都很好,不愁销路。
规模化发展肉牛养殖
近年来,文山市肉牛产业从单打独斗逐步转向规模化发展。2015年4月,文山市骏旺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落户喜古乡古那冲村委会四门村,目前完成投资800余万元。合作社规划分两期建设,一期建成投入使用3000平方米生活用房、1600立方米青贮窖、1640平方米厩舍,并配套干草房、精料房、消毒室、兽医室等,已种植180亩饲草。
合作社副理事长吴云江介绍,2016年起,合作社分别引进杂交牛、能繁母牛、育肥牛进行养殖,因为市场的变化,今年又转向养殖能繁母牛。目前,该合作社最多出栏达150头,少的时候80头左右,开始逐步产生效益。2021年,扣除所有经营成本,利润有40余万元。
利用生物技术养好雷猪
穿上防护服,进入消毒室全身消毒后,记者来到了柳井乡幸汇循环农业发展(文山)有限公司雷猪养殖项目基地。该基地总投资600余万元,其中上海援助300万元,目前柳井猪场共有母猪561头,公猪15头,仔猪900头。
虽然猪较多,但记者在现场并没有闻到很重的气味。原来,基地采用生物垫料、生物发酵床、生物消毒、生物保健、生物发酵粮草进行规模化生产高品质猪肉,使得猪肉品质达到无抗生素、无激素、无残留,为市场提供优质、放心、健康肉食品。在养殖过程中达到零排放、零污染,在养殖行业上避免环境污染问题。
全市一季度产值达2.7亿元
在近年来文山市积极策动畜牧业发展的背景下,文山市畜牧业走出精、细,做出特色。据了解,2022年一季度畜牧业产值达2.7亿元。“下一步,我们将围绕职能职责,深入到养殖场里做好培训,让老百姓真正会养殖、能养殖,并且销售得出去,实现双赢,助力乡村振兴。”文山市畜牧站站长袁海南说。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陈慧 排版:罗钢 审核: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