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王锦荣:勤劳浇开致富花

发布时间:2023-02-09 09:31:01  

55岁的王锦荣是砚山县江那镇听湖村的农户,一层120平米方的浇灌房已经住了两三年,院子里生产工具摆放有序,家里面收拾得干净整洁。与众不同的是房前屋后栽满了新育的芦苇苗,这便是他家近几年发家的“致富草”。

多年来,在村里干部和驻村工作队员的交流沟通下,王锦荣明白了困难只是暂时的,发展才是硬道理,令他印象最深的是驻村工作队时常说的: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在这样的思想指引下,王锦荣作为一家之主,开始思索如何干、如何发展、面临广阔的市场需求如何下手。带着这些疑问,他多次与村干部和驻村工作队一起商讨致富门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工作队长常说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让王锦荣听在了心里。能干什么?发展什么?要从自家具备的条件出发。就这样,王锦荣把自家发展的方向确定为种植。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锦荣了解到当地的芦苇花在城市里销路很好,作为一种新兴的装饰工艺品,在酒店娱乐场所很走俏。于是他尝试着收集不同区域的芦苇花,拿着样品找到城里的经销商,按照商家的要求把收集到的芦苇花分类分型进行扎把,价格根据芦苇花的品种、颜色来定,每根芦苇花的最低收购价是两元,好的到五至六元,甚至十多元的也有。经过不懈努力,王锦荣与经销商达成了购销意向,随着芦苇花价格一路攀升,王锦荣的年收入逐年翻升。他也从中发现了更大的商机,由收购芦苇转变为种植芦苇。经过培育的芦苇花,花形颜色更好,价格也更高,于是王锦荣房前屋后都成了芦苇育苗地。2023年除了自家种植的土地外,他又协商了部分群众撂荒的25亩土地种植芦苇。当聊起这个产业的发展前景时,他相当看好这个新兴产业,对发展芦苇产业充满了信心。

与此同时,在发展中长期产业方面,王锦荣也有了布局,他种植了两个新品种李子。种植面积达10亩的蜂糖李,去年最高价卖到了10元一市斤,平时6块钱一市斤,收入2万余元。8亩的早熟小香李去年也已经挂果。

王锦荣很少在家里呆着,大多时间在李子地、芦苇地,他的话题也多是芦苇、李子栽种管理,很显然他已成为了这个行业的种植能手。村里的农户见他栽种芦苇有收益,不少人向他讨教种植的方法和销路,他也很乐意向村民们传授经验。

(来源:云南乡村振兴)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二审: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