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日报》点赞:广南县六郎城村农旅融合点亮乡村风光

发布时间:2023-05-09 10:38:09  

5月9日

《云南日报》报道了

《广南县六郎城村发展石斛产业打造旅游品牌——

农旅融合点亮乡村风光》

为广南农旅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的做法点赞

万米石斛观光长廊 供图

吸一口富氧空气唤醒身体、尝珍奇美味的铁皮石斛宴、在“仙草秘境”品茗放松……在广南县杨柳井乡六郎城村,以石斛为主题打造的“六郎城·仙草秘境”生态观光景区风景优美,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享受生态旅游的舒适与美好。

六郎城村小组组长韦天武告诉记者,得益于政府的引导与支持,六郎城村通过发展石斛产业打造旅游品牌,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日子越过越红火。

近年来,广南县围绕以农促旅、以旅强农的发展理念,坚持把全域旅游产业的培育与农业特色产业开发相融合,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培育扶强农业龙头,不断拉长铁皮石斛种植加工产业链。深入挖掘当地壮乡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融合打造出以石斛为主题的“六郎城·仙草秘境”生态观光景区,开发出贡斛苑、石斛观光长廊等乡村旅游项目,不仅让游客流连忘返,也让农民走上了致富增收的道路。

走进六郎城村的“万米石斛观光长廊”,漫山遍野的石斛清香沁人心脾。树上绑着种、地上铺着种、石头上附着种……一簇簇仿野生栽培的石斛成为了当地致富增收的“主打牌”。

自2014年起,广南县依托村内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禀赋,引进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党支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方式,流转山林3500亩,完成种植仿野生铁皮石斛2000余亩,并研发出石斛花茶、石斛酒、石斛化妆品等系列特色产品50余种。以六郎城为中心,建立了融合一二三产的广南铁皮石斛产业生态链,形成铁皮石斛种源选育、幼苗培育、仿野生种植、药食产品研发、精深加工和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链,辐射带动杨柳井乡、旧莫乡、五珠乡等4个乡镇的1331户农户致富增收,增加村集体经济收益150余万元。

如今,在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广南县已种植铁皮石斛2100余亩,建成了铁皮石斛科研基地、高科技铁皮石斛种苗组培基地、野生抚育铁皮石斛种植基地、有机驯化野生铁皮石斛种植基地等。其中,仅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铁皮石斛种植面积就达1344亩,育苗基地可年产组培苗100万瓶,产种苗1100万丛,实现石斛种植、加工产值2600万元。

以特色农业为支撑,广南县还进一步推进六郎城村“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着力打造涵盖石斛养生、田园观光、悬崖酒店、温泉等为一体的旅游小镇,开发“六郎城·仙草秘境”铁皮石斛生态观光休闲游园。据广南县凌垭原生铁皮石斛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艺畅介绍,公司已投入1.5亿元实施“万米石斛观光长廊”“贡斛苑”四合院游客接待中心及园区景观建设;投入4000万元融创帮扶资金实施石斛湾半山酒店项目建设,并依托“六郎城·仙草秘境”优势文旅资源,带动村内群众发展民宿、餐饮等产业。目前,“六郎城·仙草秘境”已获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森林康养基地。

周艺畅说,今天的六郎城跟随着农旅融合发展的步子,已然成为当下文山旅游的新热点。自2022年1月1日试营业以来,共接待游客约3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约720万元,门票、餐饮、场内二销等综合收入约1880万元,有效带动560余人就近就业。

(云南日报记者:李丽)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