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西畴革机村:千年祈福 “革机”之变
发布时间:2023-05-29 15:16:51
近年来,西畴县兴街镇结合各村实际,充分挖掘民族传统文化,探索民族文化、稻作文化与乡村旅游相融合的发展之路,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持续改善,产业发展更加兴旺,资金、人才、人气实现回流,激发出乡村发展的活力。
图为祭祀祈福现场
沿着平坦整洁的进村道路,走进西畴县新街镇龙坪村委会革机村,四周青山绿水环绕,鳞次栉比的民居“小别墅”点缀其中。远远地就听到壮族群众聚集在田间祭祀祈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活幸福美满。随着现在惠农政策不断落到实处,这传承千年的祈福逐渐变成现实。
兴街镇龙坪村委会龙坪大寨村民侬紫凤说:“通过近几年进村路、入户路,房屋的改造建设等,现在乡村发展变化特别大。”
西畴县新街镇戈木村村民李敏兰的外婆家就是革机村的,回想小时候来外婆家拜年时,这里房屋破败不堪,农田每年都遭受水灾影响,稻谷收成很少,村民生活贫苦。今年她参加革机村举行的“开秧门”活动,看到村子焕然一新的面貌,她不禁感慨道:“以前春节以后来拜年,这里条件很差,想来外婆家,但是又怕来。现在这里的环境又特别好,家家户户房子都盖好了,很向往这个地方的生活。”
曾经由于生活贫困,革机村大部分村民都选择外出务工。2002年,村民赵凯红也离开家乡,先后到广东、浙江等地打工,一去就是10多年。2018年,赵凯红厌倦了在外漂泊的生活,和家人商量后,决定带着所有的积蓄,回乡创业。2021年,他成立了忆农乡村旅游开发合作社,带着村民一起发展。
西畴县忆农乡村旅游开发合作社理事长赵凯红说:“把水淹田租过来,栽一些产业性的作物。现在村民以田地来入股,还可以在合作社里面打工,在家里也能挣钱,还可以管好老人小孩,村集体也入股。现在慢慢地游客也多起来了,村里也有看的、玩的,合作社也有了收入。”
通过了这几年的努力,在合作社的带动下,村里的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都得到了提升,赵凯红对以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今年5月27日,革机村通过举办“开秧门”的民俗活动,前来观光体验田园风光的游客络绎不绝。革机村这个偏远的壮族传统村落让更多人熟知,成为乡村旅游目的地之一。
西畴县兴街镇党委书记苏科精介绍,兴街镇充分挖掘各村组的特色资源,先后打造了东升村、龙坪村委会革机村、“三光”多依坪村等这些农旅融合、文旅融合的乡村振兴的示范点,让游客真正体验传统文化的“土、新、奇、美”。下一步,将采取更有效的措施,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让更好的企业,更多的企业落地兴街,让群众真正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中来,激发农村的发展活力,把农村打造成人人向往的“世外桃源”。
(记者:卢朝学 满鑫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王沙 徐荣银)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