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麻栗坡县供销社:探索“三社”融合 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8-22 16:17:16
近年来,麻栗坡县供销社立足于服务“三农”工作大局,不断强化服务意识,优化服务模式,积极探索“供销社+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村集体”发展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供销社+专业合作社 携农共进促发展
2023年1月11日上午,麻栗坡县轸寅茶艺专业合作社分红仪式在麻栗镇下草果冲村举行,400余名社员按股分享14.47万元的红利。
捧着4沓红彤彤的百元钞票,社员黄成会高兴得合不拢嘴。
“今年分得4万多块,加上卖茶叶的钱,仅茶叶一项就有10多万的收入。”黄成会感激地说。
近年来,麻栗坡县供销社立足服务“三农”的职责定位,在资金、销售等方面积极扶持优质龙头企业。依托轸寅茶艺专业合作社从事种植茶叶、收购、加工、包装、销售等资源优势,整合百年树龄以上的古茶树12680株,签约经营原生态古树茶园560亩,采取供销社+合作社+公司+示范基地+茶农的发展模式,聚力打造全县首家使用中国供销合作标识的合作社,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80余个,社员实现户均增收7000元以上。
截至目前,麻栗坡县供销社共投放1.42亿资金,扶持35户农民合作社,惠及826户农户发展农业产业。全县共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26个,申报获得各级示范社101个,其中:国家级4个、省级7个、州级9个、县级81个。先后投入合作发展资金560万元扶持了盘龙村、天保村等村级供销社和部分农民专业合作社,在茶叶、水果、三七、食品加工等行业注入扶持资金,发挥引领、示范带动作用。
供销社+涉农企业 扶农产品促畅销
走进麻栗坡县供销惠民超市,米面粮油、日用商品、休闲食品等应有尽有,除此之外,更吸引人眼球的是超市内陈列的各类麻栗坡农特产品。
“我们是麻栗坡县第一家供销惠民超市,旨在为麻栗坡本土特色农产品提供一个销售平台,除了门店销售,我们同时也做电商,进一步打开麻栗坡特产的销售渠道。”麻栗坡县供销惠民超市负责人蒋萍介绍。
据悉,麻栗坡县供销惠民超市采取与麻栗坡县民盛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合作,依托产业发展、更新组织形式、变革经营管理机制和体制等方式,打通农特产品供销各环节,搭好相互间的利益、供应和市场连接桥,以“线下+线上”模式,进一步拓宽全县脱贫户农产品销售渠道,有效解决群众产品销售难问题。2022年,该超市电商销售额达337万余元。
供销社+村集体 联农带农促增收
“自从林沃合作社成立以来,附近几个村子不能出去打工的劳动力都到这里晒草果、理草果,每天有70元的工钱,一个月下来也有2000元的收入,还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麻栗坡县董渡行政村老营盘村小组村民徐道明告诉记者。
近年来,麻栗坡县供销社通过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抓实“供销社+村集体”合作模式,做好“产、供、销”服务,着力发展和培育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为合作社提供优质技术指导和培训、订单收购产品等,让不少村民实现增收致富。
董渡村供销合作社通过与林沃草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合作,推出多种合作模式让社员任意选择,即:社员用荒山、荒地合作入股,根据个人意愿选择是否在合作社务工;村民把荒山荒地租赁承包给合作社,收租赁承包费;合作社向政府申请项目资金,统一采购草果苗,无偿提供种植、管理技术,订单收购。截至目前,2个合作社带动铁厂乡、董干镇、马街乡3个乡镇7个村委会1400余农户种植3万余亩草果,实现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此外,麻栗坡县供销社还以麻栗坡县家茗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为试点,通过鼓励猛硐乡小坪寨和金厂乡的云岭、下金厂、大火地、中寨村委会等地发展茶叶种植,为当地农村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400余人(次),实现人均增收1.1万元。合作社加工、销售用工40人,实现人均增收2.8万余元。
麻栗坡县供销社通过“三社”融合,整合基层农业发展各方需求,探索的“供销社+村集体”发展模式,不仅解决了农业产业培植难、农业产业化推进难等问题,还让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带领农户走上了一条以“流转土地经营权,培育新型农民,做强村集体经济”为抓手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推进乡村振兴贡献了供销力量。
(记者:刘梅 实习记者:周西杨)
(编辑:谢思思 排版:陆军 责编:郭韦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