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广南:返乡当“猪倌” 养猪创业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
发布时间:2023-08-30 09:22:34
文网讯 乡村振兴,是一个呼唤人才,同时也造就人才的舞台。近年来,广南县委、县政府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鼓励外出务工青年返乡创业,开启乡村振兴“致富门”,走出了一条“以大户带小户、以小户促新户”共同发展的生猪养殖产业振兴路。
正在猪圈“产房”观察待产母猪情况,随时做好接生准备的青年蔡坤仁,是一名返乡创业养猪的“猪倌”。2018年,蔡坤仁辞掉“厂长”一职,带着妻子从广东返回家乡,结束了10多年的打工生涯,并在家乡广南县曙光乡鸡街村办起了养猪场。
下定决心自主创业的他,投资100多万元建设猪舍1000多平方米,购买能繁母猪90头,种公猪4头,当起了“猪倌”。通过四五年的发展,如今,他的猪场存栏量达到1100多头,其中,精产母猪90多头,后备母猪30余头。
据广南亿农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蔡坤仁介绍:“到现在我们出栏量在1500头左右,主要销往富宁、八宝,还有曙光街上,都是销售在附近,还有广南的经销商也来拉,但是占少数。今年预计出栏2500头左右,下半年出栏量可能会少点。”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在返乡创业、振兴乡村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唐左亮也是这样一名返乡创业的养猪人,当看准养猪的市场行情后,他便利用自己多年打工积累的经验回到广南县珠街镇小阿章村发展起了生猪养殖产业。
如今,他的养殖场猪的存栏量达430多头,其中能繁母猪有40头,后备母猪有18头,取得了很好效果。
“民以食为天,猪粮安天下”。生猪是重要的“菜篮子”产品,也是最重要的民生产品之一。
近年来,广南县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实施“菜篮子”项目建设相结合,紧扣市场需求,科学规划,积极发展生猪养殖产业,走出了一条“以大户带小户、以小户促新户”共同发展的生猪养殖产业振兴路,既丰富了群众的“菜篮子”和“肉铺子”,也让创业者的“钱袋子”鼓了。据了解,今年上半年,广南县共有生猪养殖场96个,生猪存栏量达41.84万头,其中能繁殖母猪存栏3.56万头,育肥猪出栏32.74万头。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 俊)
(编辑:冯欢彦 排版:陆军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