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富宁:“鸿雁归巢”绘就美丽乡村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3-09-12 10:53:58
“在外打拼多年,我心里始终放不下家乡,时刻牵挂着家乡,所以我选择回来建设家乡。”提起返乡创业的原因,富宁县田蓬镇下寨村委会上寨村党支部书记、村小组组长廖世兵这样说。
2015年,为了家乡的发展,廖世兵放弃在外高收入工作,率先选择返乡发展中药材产业,并号召家乡20余名党员和致富带头人陆续回乡,带领群众发展中药材、生姜、乡村旅游等产业。现在,村里不仅有千亩产业,还建起了游乐场、民宿和林下观赏区,农旅融合助力村里经济创收达10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也从2015年的2.17元增加到现在近400万元。
上寨村的“逆袭”,是富宁县实施“归雁”工程和“干部规划家乡”行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致富能人返乡创业,不断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规模化、市场化、专业化发展,一幅村美、民富、产业兴的美丽画卷在富宁大地徐徐铺展。
“引雁”归乡,共绘发展蓝图。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时期,为了吸引人才回流,助力当地发展,富宁县结合“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万名人才兴万村”等措施,通过政策支持、乡情感召、思想引领等方式回引聚集人才。据了解,自开展“干部规划家乡”行动以来,富宁县摸排在外公职人员、乡贤能人等共4651人,组建成立141个行政村规划编制组、2659个村小组规划小组,共有在外干部2000余人(次)回乡参与规划,乡贤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特长,与家乡干部群众一道共绘乡村振兴蓝图。
“头雁”领航,强化示范带动。突出党建引领,全力做好村党组织书记“选、育、管、用”工作,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制定年度培训计划,开设村党组织书记专题培训班,切实提升政治素质和履职能力,强化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村党组织书记转变思路、扩宽视野,牵头引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试点项目,推动12个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今年以来,共成立集体经济公司13个,股份经济联合社5个。150个行政村(社区)集体经济收入村均收入6.42万元。为持续发挥好“领头雁”作用,开展“擂台比武”活动,引导村党组织书记找差距、补短板,掀起了“对标找差距”“看齐促提升”“争优当示范”比学赶超的热潮。
“鸿雁”培育,激发内生动力。通过“引才”“育才”双管齐下,激活乡村振兴一线人才队伍内生动力。不断优化整合各行业各领域对急需紧缺人才需求,持续向重点村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引导各类人才资源下沉到乡村振兴一线成为骨干力量。深化人才“组团式”帮扶和教育医疗人才对口帮扶,积极做好高端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强化内部“造血”功能,发掘和培养更多“土专家”“田秀才”,按照每个村培养3至5名理念新、懂技术、会经营的致富带头人的要求开展“鸿雁”培育,积极引导大学生到村、能人返村、农民工返村发展。
(云报客户端记者黄鹏 通讯员冯明翠 王蕾)
(编辑:李娟 排版:李法楠 责编:资云波 终审:刘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