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广南县篆角乡:“苦味药”结出“甜蜜果”
发布时间:2024-07-23 11:26:27
文网讯 眼下正是中草药作物管护的黄金时期。走进广南县篆角乡种植大户陶友芬家的中草药种植基地,三五成群的工人正在熟练地清理杂草,以保障当归幼苗能吸收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近年来,广南县篆角乡布标村立足自身优势,率先在全乡引入当归和丹参等中草药种植,有效拓宽农村产业发展路径,帮助当地群众实现“基地+群众”的多元化收入。
图为陶友芬在查看丹参长势。
据了解,为积极发展产业助农增收,篆角乡通过市场调研、自然资源禀赋评估、招商引资等工作,于2023年底引进当归和丹参这两味中草药进行种植。
“中草药市场需求旺盛,只要种出来就不愁没有销路。”陶友芬介绍,当时选择到布标村种植中草药,主要是因为政府工作人员工作做得好,帮助我协调解决了很多发展难题。目前已在篆角乡种植丹参100余亩、当归200余亩,共投资300多万元,预计每亩收益在7000元到10000元之间,今年培育的12亩当归苗明年预计可以移栽500亩左右。今年底可以采收的药材早就被文山中药材公司预订了,还签订了当归18元/市斤、丹参4.8元/市斤的收购合同。
图为当地群众在布标村中草药种植基地务工。
“发展中草药产业后,我们除了地租还有务工收入,对于要照看家人不能外出务工的人群来说是一件大好事。”务工群众喻国香高兴地说。
“中药材种植周期短、见效快,群众积极性高。”布标村党总支副书记农权忠介绍,目前地租为每亩每年600元,一亩地中药材从种植到采收大概需要20个工,可为当地群众带来务工收入1800元。
小小一味苦药已然成为群众增收的“甜蜜果”。下一步,篆角乡将积极提供政策帮扶,为全乡中草药发展提供平台,探索“中草药+农作物”套种新模式,实现土地增值创收,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龚莉 罗明磊 通讯员:李升梅 王旭)
(编辑:唐雪娇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