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文山州:联农带农共奔致富路
发布时间:2024-07-29 16:23:08
文网讯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探索联农带农新模式,通过政策引导、产业扶持、企业带动等多种方式,将小农户与多种利益有机衔接,助力群众增收。
“今天为大家准备的货比较齐。这个是农户家自己种的小米豆,品质这一块,大家可以放心。支持一下,助力一下当地的农特产品走出大山。”在马关县篾厂村,村党总支副书记杨贵聪正忙着直播。
2024年3月,马关县篾厂村的村干部参加“万名村播”促农增收项目培训后,摇身一变成为带货主播。现在,直播团队的业务逐渐熟练,通过灵活多样的直播方式,让观众直观地看到农产品的生长环境和品质。随着直播间的粉丝不断增加,下单的人也越来越多,后台还专门配备了10多名工作人员负责接单、包装、发货。
篾厂村气候宜人,林下资源丰富,野生的各种中草药种类达100多种,群众种植的砂仁、草果、木姜子等农特产虽然品质好,但由于地处偏远、信息不畅等原因,只能卖到附近的集市,好东西卖不出好价钱。
“直播带货平台搭建起来以后,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不仅销量起来了,价格也比之前高了。自6月7日开播以来,通过直播卖出的产品货款就有30万余元。”杨贵聪介绍。
近年来,文山州通过建设一个村播学院、孵化一支专业直播团队、搭建一个农特产品库、打造一批乡村田野直播间、组建一个网络创新创业孵化园“五个一”工程,帮助大山深处的优质农产品“出村进城”,让这些“新农人”成为推动农村产业兴旺、群众增收的主力军。
有了更多样的推销方式和平台,保证产品的优质显得尤为重要。2016年丘北县新店乡引进种植了适合当地低热河谷条件的芒果,但由于管理技术跟不上,芒果品质差,市场上无人问津。最早种植芒果的村民李进深有体会,他说:“由于缺少技术,我的100亩芒果去年毛收入仅有3万元,贴了辛苦又贴钱。”
2023年4月,新店乡引进了从事芒果产业发展的公司入驻,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发展,农户将芒果树入股或是直接出售等方式与公司“利益绑定”。李进把全部芒果树入股,让公司统一技术管理,他和妻子又到公司基地打工。今年,他的地租收入、分红收入和务工收入,总计有16万元。
云南璟岑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刘晓飞介绍,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让群众的种植技术有保障,果树产量有保障,利益有保障。
目前,新店乡已种植2.6万余亩芒果,今年有1万余亩进入盛果期,产量预计突破2000吨,为农户带来效益1000多万元。通过技术改良后的芒果皮薄、肉厚、味道香甜,吸引了很多外地客商前来收购。
外地客商聂怀顺就很喜欢当地的芒果,他说:“这个口感好、甜度够,大小也均匀,客户吃了都说可以,销量比较好的。”
近年来,文山州积极探索多种联农带农模式,通过流转土地、股份合作、订单收购、生产托管、劳务合作、保底分红、二次返利等多种帮扶形式,与农户建立利益联结机制。目前,全州1315个新型经营主体联结带动农户12.5万户,各县(市)“双绑”覆盖率均达100%。826个行政村均建立了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户户均增收3900多元。下步将聚焦农业产能配套和产业链延伸,将企业向农业园区、示范基地、新业态集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广大农户从中获得更多红利。
(记者:罗佳贵 卢朝学 通讯员:王发勇 何文忠 陈辅春)
(编辑:刘虹 制作:冯鹤 责编:侯佑琴 终审:徐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