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岳喜军和他的“马关情”
发布时间:2017-07-22 09:26:24 来源:文山新闻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
他的家在距离马关近3000公里外的北京,他的心却与马关紧紧相连。自2015年到马关挂职以来,他的一言一行都关注着马关这块红土地,用自己的行动书写着对马关这片热土的深情,为马关的精准脱贫献策出力,用爱倾心帮助贫困学子……他,就是州长助理,马关县委常委、副县长岳喜军,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下派到马关的一名挂职干部。
从大城市到小县城,他开始了“牵线搭桥”之旅
2015年9月,作为一名挂职干部,岳喜军来到了这个与他今后工作、生活密不可分的小县城。为尽快了解马关的县情,他及时到各个乡镇(场)及有关部门开展调研。了解社情民意、掌握第一手资料后,岳喜军深深体会到,不论是精准脱贫还是产业发展、城乡建设,这些发展都需要注入更多的经济活力。于是,岳喜军及时将马关县情向国家农发行汇报,争取资金支持。“就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来说,当时项目报到省农发行后,要通过审批才能拨款,为尽快落实项目资金,我多次和省农发行联系、对接,经过努力,省农发行通过了该项目的审批,这个8亿元的项目12个工作日就到账3个亿。”岳喜军说,马关县的扶贫搬迁项目是全省第一个批下来的,也是批得最快、到账最快的。这笔资金,无疑给马关的易地扶贫搬迁带来了“活力”,项目得以顺利推进。
这只是岳喜军为马关“奔走相告”,寻求资金支持的一个点滴。在精准脱贫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岳喜军积极与国家农发行、省农发行联系,将马关的贫困情况如实汇报,争取对挂钩贫困县降低信贷门槛、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优先保证马关贷款规模,解决项目建设投资瓶颈。2016年,在岳喜军的积极争取下,农发行总行董事长、行长、副行长一行先后到马关进行实地调研和考察,在易地扶贫搬迁、县城逢春大道开发、农村危房改造、县中医院、河边水库等项目上给予了大力信贷支持,极大地解决了马关县部分重点项目资金不足的问题。为让资金到位更畅通、项目更快实施,岳喜军向上级申请批准马关建立农发行机构,如今审批通过,马关成立农发行支行指日可待。通过争取,省分行成立了“马关县脱贫攻坚金融服务工作组”,文山州分行成立了“驻马关扶贫工作组”……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个项目有了资金后得以运作,岳喜军心里溢满喜悦。
截至今年6月20日,农发行累计支持贷款和基金项目14笔,审批额度27.47亿元,发放13.49亿元,余额10.77亿元。其中:认定为精准扶贫的贷款项目8个,审批金额15.98亿元,累计发放贷款8.54亿元,余额8.54亿元。直接带动建档立卡受益人数2.4万人,辐射带动建档立卡受益人数5.8万人。
从大项目到小民情,他的关爱流淌在群众心里
除了奔走于各个大项目的落实,情感细腻的岳喜军还热心于做好各项公益事业,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群众利益无小事,岳喜军在金厂镇调研工作时,群众反映茶余饭后没有一个像样的健身场所、金厂街道学校的路破烂不堪、集镇下水道堵塞等。这些看似很小的问题,岳喜军当成一桩桩大事来解决,他积极与农发行争取,先后协调200多万元资金,帮助金厂镇改造了下水道、建设了健身活动场所,改善了集镇道路和中心学校道路,这条路被当地群众称赞为“农发路”。
一次,岳喜军到金厂老寨小学调研,看到全校233名学生中住校的有99名,住宿条件非常差,大多数学生没有褥子,有的用装化肥的袋子铺在上面睡,有的直接睡在硬板床上,冬天还穿着凉鞋。那一瞬间,岳喜军心疼了,为这些贫困孩子而心疼。“那么冷的冬天,我们穿上棉衣、皮鞋都还冻得发抖,可这些孩子冬天里没有棉被、没有棉鞋,他们真的非常需要社会的关爱和帮助。”于是,他在心里暗暗决定,一定要让这些孩子过个温暖的冬天。回到马关后,立即协调1.5万元资金,购置了200多条褥子给孩子们送去。之后,他还积极联系深圳、昆明等地商家,给孩子们先后送去了233双红蜻蜓皮鞋、200多床毛毯和一些学习用品。一年多来,他先后协调20余万元资金资助了35名贫困大学生。因为他的多次联系,中国狮子联会云南会员管理委员会为马关县的学校捐赠了价值21万元的物资。
点滴之水可以汇成江河,岳喜军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对马关的这份深情,虽然直到现在他还不是那么适应马关的海拔和气候,有时还需要药物的帮助才能入睡;虽然还不能说一口流利的马关本地方言,但他已经能听懂群众的心声;虽然北京还有他的家人,但他已经把马关当成自己的第二故乡。马关,这个曾经对他来说很陌生的小县城,如今已经深深铭刻于岳喜军的心中……
(本报记者 李云淑)
(编辑:罗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