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绿色银行”助百社农民脱贫致富

发布时间:2017-07-28 09:16:32   来源:文山新闻网   

砥砺奋进的五年·来自扶贫一线的报道

 

文网讯 站在富宁县归朝镇百社行政村山冈处,放眼望去,一连数天的夏雨后,这里万亩杉树林更加郁郁葱葱——这就是当地群众致富的“绿色银行”。近年来,百社村委会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大力倡导发展特色农林产业,针对各贫困村现状,积极推进生态脱贫,让群众牢固树立生态环保的绿色发展理念,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双赢,让当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

“种杉树帮上不少村民致了富,群众也靠它脱了贫。”提起种杉树,百社村委会党总支书记罗元明滔滔不绝。据罗元明介绍,20世纪90年代国家大力推进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建设,1989年,该村在政府引导带动下,群众开始种植杉木,当时种植面积达到5000亩左右。杉树的采伐期一般是10年至12年,2002年左右第一轮采伐期时,第一批种杉树“吃螃蟹”的人尝到了甜头,收入大都在七八万元左右。杉树作为一种丰产型经济树种,有国家政策的支持,还有就是随着木材价格上涨,百社村许多农户种植杉树热情空前高涨,到2008年种植面积达到7000多亩。由于当时进村的都是泥巴路,杉木成材砍伐时只能靠人扛马驮,砍伐成本高,杉木买不得好价钱。1998年时,罗元明积极和村委会的干部研究修路对策,分头发动群众,向上级争取修路物资。经过努力,板仑乡岩怀行政村至归朝镇百社行政村的10.4公里乡村公路峻工。去年4月,进村的公路还修成了弹石路面。罗元明告诉记者,路未通时杉树林每亩的价格是4000至5000元,现在是每亩15000至20000元,价格上涨了3到4倍。

百社村的气候环境特别适合杉树生长,群众积极利用荒坡大量种植杉木,杉树种植形成了当地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经济产业:2014年,全村的经济收入为432万元,2015年全村经济收入为572.4万元,2016年全村经济收入达到756万元。目前,全村共发展杉木15400亩,有17个村小组501户群众,户均有杉木林30亩,村民种植面积最多的达到300亩。如今,全村每年可出售杉木3000立方,按照每立方900元计算,全村每年可增收270万元。2014年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4户,到2017年已经减少到70户。

百社村停坡小组的杨秀怀,因为他常年生病,2014年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活十分困难。去年,他利用档卡户建房政府有扶持的政策,11万元卖掉他10年前种植的8亩杉树,再贷款10万元建起了新房,已经脱贫出列。目前他家种植杉木200余亩,即将成材的还有50多亩。谷邦小组的陈全角家,因为两个小孩上高中,一家人一直居住在土木结构的破烂房屋里,2014年也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人穷志不穷,在帮扶人的指导下,培育杉木苗,以每棵苗0.18元至0.25元不等的价格卖给群众栽种。第一年他就赚到了一万元,让他更有信心扩大苗木基地,如今已将基地扩到100亩,每年的收入达到11万余元,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杉木苗老板。

如今,百社村依然山青水秀,村民们已经不再固守着贫穷,杉木林成了他们取之不竭的“绿色银行”。

(记者资云波 通讯员胡俊)

(编辑:骆丽)

相关链接:驻村工作队员:把异乡当家乡

扶贫路上的瑶族女村长

干事创业的劲头足了

六湾坡的精彩蝶变

西畴县脱贫攻坚见闻

移民村种出“金果果”

廉政文化助推新农村建设

精准帮扶确保贫困群众如期脱贫

攻坚拔寨 处处“花”开

麻栗坡“靠山吃山”打造石材产业

马关电商:便民富民正当时

麻栗坡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纪实

焕然一新的新发寨

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柏木山村的美丽庭院

小菌棒孵出大产业

马关县村民小组活动场所建设工作见闻

百色—文山跨省区经济合作园区建设综述

麻栗坡县合力养殖专业合作社网箱养鱼基地采访见闻

富宁县田蓬镇特色产业助推农民脱贫

都龙镇:“互联网+党建”开启基层党建管理新模式

岳喜军和他的“马关情”

马关县修建农村致富路见闻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