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普者黑探秘|《阿诗玛》大水退去成石林,普者黑却积水成湖,秘密在哪里?

发布时间:2020-07-15 17:49:09   阅读 10687  

经典老电影《阿诗玛》也许很多小伙伴没看过,里面有个桥段,讲的是彝族撒尼人阿诗玛和有情人阿黑哥在逃脱狠毒财主途中,被财主热布巴拉父子勾结崖神,趁阿诗玛和阿黑过河时,放洪水卷走了阿诗玛。

喀斯特地貌的石林突遭滔天洪水淹没,大水退去,阿诗玛化作美丽的石像永远留在了石林。这是一个泪流的悲剧传说,传说的后传版本是,阿黑哥伤心地离开,来到了人间仙境普者黑。

穿越的问题来了,同是彝家撒尼人生活的两个喀斯特地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却创造了两大截然不同的世界奇迹:

世界自然遗产石林

世间罕见的普者黑山水田园风光

那么,喀斯特地貌原本是个大“漏斗”,《阿诗玛》中,石林大水退去的情节完全符合逻辑,而普者黑却为何能够积水成湖,成就田园仙境?

文山州31456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中
岩溶地貌占53.4%
是滇桂黔石漠化地区
喀斯特岩溶地貌
极端发育的主要区域之一

岩溶有个“洋名”
KARST⇔喀斯特
是个关不住水会漏水的“主”
关于这点
大概地球人都知道

普者黑是明摆着的喀斯特地貌
为啥却能关住这么大一潭碧水
形成湿地
涵养生物
净化水质

随小编走进
普者黑湿地宣教中心一探究竟
↓ ↓ ↓

“喀斯特即岩溶,是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主,流水的冲蚀、潜蚀和崩塌等机械作用为辅的地质作用,由喀斯特作用所造成的地貌,称为喀斯特地貌。


普者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而普者黑湿地形成的原因,是板块运动与江河入海口反复作用的结果,水源补给则来自于自然保护区的摆龙湖水库、增产水库、丁家石桥水库以及落水洞4个水源点。”


走进普者黑湿地宣教中心,丘北普者黑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湿地公园管理科科长陆文向大家解说展板上的内容。

由大面积石灰岩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因为喀斯特作用存留不住地表水,就像漏斗一样,从而形成类似荒漠一般的干旱环境,被称为喀斯特石漠化
普者黑湖泊的湖盆最初是由于地质构造运动形成的断陷盆地,水流对于盆地中喀斯特岩层的侵蚀,通过实践积累,让湖盆的漏斗更加明显

令人惊奇的是

普者黑

不仅没有

喀斯特石漠化现象

反倒形成

大大小小水量充沛的湖泊群

WHAT

WHY


这就奇了怪了

明明是大“漏斗”的普者黑

却能积水成湖

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一起来探秘呗

↓ ↓ ↓ ↓ ↓ ↓

谜底揭晓——砂岩层

陆文介绍:

据科考人员调查,砂岩层是一种由石英颗粒结合形成的岩石,主要成分二氧化硅,无法被水溶解,是一种不透水的岩石,风化后能够形成颗粒细密的粉砂质泥岩。


在普者黑很多湖泊附近发现了石灰岩层中夹杂着砂岩层,石灰岩和砂岩层形成了类似夹心饼干似的隔水层,保留住了喀斯特地貌区最为珍贵的地表水。以至普者黑不仅发育荟萃了滇黔桂地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特征,而且出现了喀斯特地区非常罕见的大面积溶蚀湖群水域,成为普者黑最大的特色与景观价值。

怎么样
这趟宣教中心没白来吧?
可以说相当涨知识了~


湖底垫了一大块

不漏水的夹心饼干

饼干名叫砂岩层

这就是

世间罕见、中国独一无

高原湿地喀斯特山水田园

普者黑不漏水的秘密


(策划:周味鸿 梁丹)

(记者:李沅璟 李云淑)

(编辑 侯佑琴)

(排版 张振飞)

(审核 梁丹)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