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马关这十年:夺取了脱贫攻坚的全面胜利

发布时间:2022-09-02 16:48:14  

党的十八大以来,马关县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尽锐出战,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县115个贫困村26123户100058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出列,千百年来马关的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彻底解决,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得到极大提升。

兴产业 稳就业

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

这十年,把发展高原特色农业产业作为推动马关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千方百计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在引导群众发展好杉木、香蕉、草果、砂仁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推行“一村一品”“多村一品”,鼓励支持群众发展新兴产业,不断扩大种养规模,提升产品质量,延伸产业链条,不断增强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共发放小额信贷资金5.5亿元,兑现产业发展扶持资金9360.3万元,扶持3.3万余户群众发展产业。培育农业龙头企业29户,“绿色食品牌”产业基地认证11个,“马关草果”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全县“三品一标”认证产品达34个。完成绿色有机蔬菜基地6.6万亩,辣椒种植5.7万亩,品牌建设9个,完成道地药材23.32万亩。127个村委会(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均达到5万元以上。把消费扶贫与电商销售相融合,实现“马品入沪”“马品入京”“马品入粤”,实现消费扶贫近5亿元。制定出台了劳动力培训、创业就业等扶持措施,积极鼓励支持群众外出或就近就地务工,让他们“走出了村子、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工厂”,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58.23万人(次),实现务工收入71.35亿元。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从2012年的4716元增加至2021年的13271元,增加了8555元。

抓基础 补短板

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这十年,着力补齐硬件基础设施短板,制定出台马关县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政策和危房改造验收标准,大力实施农村四类对象与非四类对象危房同步全覆盖改造,全面确保农村群众住有所居、居有所安。共投入资金13.11亿元,实施农村危房建设改造4.76万户,让群众住进了安全稳固的放心房。投入资金6.56亿元,完成22个集中安置点建设,搬迁安置群众2359户9492人,同步搬迁户1114户4391人。并因地制宜,多渠道解决好搬迁群众的后续发展问题,南山幸福社区易地搬迁点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搬迁目标。投入资金14.7亿元,硬化建设非边境乡(镇)50户以上自然村、边境乡(镇)20户以上自然村通村公路及村内道路2000余公里,实现全县所有村委会(社区)通硬化路,危险路段均设有安全防护设施,全县通车里程达4000余公里,自然村公路硬化率100%。启动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保障项目,投入农村人饮安全项目建设资金3.36亿元,累计实施农村饮水工程1330件,累计解决供水人口38.52万人次。同时,投入资金9.7亿元,实施了电力、通讯、农村厕所革命等一大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实现村村架通动力电、村村网络全覆盖、村村都有活动室、村村环境大提升。

保民生 筑防线

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有效提升

这十年,坚持把发展教育作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投入资金12.24亿元,全面排除校舍D级危房,完成C级危房加固改造,改善113个城乡学校的办学条件,实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项目398个,城乡办学条件得到全面改善。精准落实教育各项资助政策,全力抓好控辍保学工作,为确保劝返学生“留得住、上好学”,创新开办了普职融合教育班,全县无因贫失学、辍学学生。全面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政策,加大医疗卫生保障投入力度,投入资金5亿元,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标准化建设,脱贫人口100%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在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时实施“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让群众“看得上病、看得起病”。认真落实养老保险、农村低保、特困供养等制度,出台“因病、因学、因灾”三项临时救助办法,进一步完善综合社会保障体系,切实兜牢民生底线。累计救助城乡临时困难家庭2.15万户6.28万人(次),发放临时困难群众救助资金3012.70万元。

(来源:马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雪娇 排版:张振飞 审核:李云淑)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