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抗旱保春耕!文山市因地制宜开出农业“抗旱方”
发布时间:2023-03-27 16:51:15
文网讯 去冬今春以来,文山市干旱少雨,土壤含水量低,墒情不足。针对当前旱情对农业的影响,文山市早部署早规划,把抗旱保春耕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掀起“抗旱保春耕”热潮,为粮油作物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水稻旱育秧,种子要选择高产、优质、再生力强、抗病力好的品种;苗床要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疏松透气、排灌方便的旱地或蔬菜地……” 一大早,秉烈乡白土寨的农户们纷纷结伴来到地里,在文山州、市农技人员的耐心指导下,撒谷种、施肥、盖膜、覆泥压边……大家相互配合,一派繁忙的春耕图油然而生。
据了解,受去冬今春气温影响,文山市大部分乡镇的田块处于干旱状态,为切实帮助农户减轻旱情造成的损失,农技人员将指导意见送到田间地头,动员群众采取集中育秧、分散种植的方式,保障水稻、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满栽满插,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截至目前,文山市各乡镇已陆续进入水稻播种阶段,当前共育苗3000余亩。
除了在平整、易取水的地块进行水稻育苗外,部分乡镇还引导农户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地、坡地改种玉米、辣椒、红薯等耐旱作物。在雨水节气来临前,指导农户合理调整播种时间,采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避免作物根系受旱。
在村民李四方家的地里,夫妻俩一人忙着移栽辣椒苗,一人从水库里抽水后运输到地里为苗浇水。李四方告诉记者,由于他家土地地势较高,为了保证土地不轮空,增加土地产值 ,他们在原有种植水稻的土地上种植了辣椒。“天旱的时候,我们就采用辣椒覆膜打塘等雨水来,积雨网里有水后把网戳破,让雨水下去,这也是一种干旱期省水的方法。”李四方介绍。
在德厚镇亚拉冲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喷灌器正在为成长中的马铃薯补给水分,放眼望去地里青翠欲滴。德厚镇是文山市降雨量较少的北部乡镇之一,而马铃薯作为德厚镇万亩产业之一,采用滴灌、微灌等高效省水节水灌溉新技术等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又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
2021年,德厚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4万余亩。通过示范种植马铃薯等旱作节水农业,并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实现了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性控制,对德厚镇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群众致富增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据了解,2023年,文山市大春计划种植面积12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5万亩,经济作物64.5 万亩。针对当前旱情对农业的影响,截至目前,文山市累计开展农业技术服务140人次,技术指导覆盖面积100余万亩,因地制宜组织群众科学进行田间管理,努力减轻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陈丹 刘洁伶)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