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云南日报》刊文:弘扬“西畴精神”凝聚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2023-03-29 09:58:08  

3月29日

《云南日报》调查研究版刊文

《弘扬“西畴精神”凝聚发展动力》

促进产业发展 经济进步

边疆稳定 社会和谐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详情如下

2月1日至2日,省委书记王宁率队到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调研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城乡人居环境提升等工作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弘扬新时代“西畴精神”,接续奋斗、实干兴滇。新征程上,只要我们进一步凝聚起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磅礴力量,必将促进产业发展、经济进步、边疆稳定、社会和谐,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西畴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的旺盛生命力。西畴精神本质上是党员先锋模范与群众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智慧结晶。早在1955年,毛泽东同志对云南省西畴县东升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整社工作经验——《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写下“按语”:“得不到党的领导,当然就要混乱。领导一加上去,混乱就会立刻停止。”60多年来,毛泽东同志的这一光辉批示成为了西畴县的“传家宝”,是西畴人民孕育创造和丰富发展“西畴精神”的红色基因和磅礴伟力,是“西畴精神”形成的“根”与“魂”。20世纪90年代起,面对“地无三尺平、滴水三分银、春种一大坡、秋收一小箩”的生存发展环境,西畴人民勇于向石漠化抗争、向贫困宣战,孕育形成了以“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为内核的“西畴精神”。

弘扬“西畴精神”要深刻把握新省情。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完成了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为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云南仍是后发展和欠发达地区,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还存在不少短板,在改革开放、科技创新、教育、人才等方面还存在不少弱项,在安全发展、意识形态、社会治理、党的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不少挑战;起点低、家底薄、短板多、任务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十分突出,支撑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基础还不牢固。今天的云南,整体上看依然面临着严峻的发展形势,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是云南面临的紧迫任务,需要我们众志成城不畏艰险奋斗打拼。由此观之,弘扬“西畴精神”意义深远。

弘扬“西畴精神”要落在“实干”上。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了“3815”战略发展目标,力争3年上台阶、8年大发展、15年大跨越,并形成了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坚定了全省上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和决心。云南要实现奋力赶超、后来居上,就要弘扬“西畴精神”,进一步改进思路、创新举措。一是要牢固树立“资源为王”理念,不断壮大资源经济。当下云南发展资源经济正当其时,前景无比广阔。当前,我们的资源开发利用还处在初级阶段,要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坚持全省资源管理“一盘棋”,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与周边国家资源合作,以资源换产业、以资源换市场、以资源换技术,以资源推动产业发展,真正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二是要主动服务和融入辐射中心建设,全力做强口岸经济。云南经济要发展,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开放的出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口岸。云南有8个边境州(市)、25个边境县(市),有27个口岸,发展口岸经济优势明显。我们要做大做强口岸经济,使口岸真正成为全省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和新的增长点。三是要下决心做强园区经济,全力打造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目前,云南的园区存在着实力还不强、规模还不大、主业还不突出、产业还不够聚集等问题。做大做强园区经济,需要我们科学定位园区功能,深入开展园区规模和质量提升行动,促进产业集聚,强化政策支持,加强服务保障,理顺体制机制,把园区经济增长“发动机”作用真正发挥出来。

(来源:云南日报)

(编辑:吕静 排版:尹颖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