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红色物业”奏响文山基层治理幸福曲
发布时间:2023-03-30 16:41:24
小区治,则城市安。近年来,文山市紧扣居民自治、物业服务、党建引领、“红色物业”和治理合力“五张牌”目标,采取“三覆一品五机制”工作模式,积极推进物业管理全覆盖工作,化解居民身边“老大难”问题,提升了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让红色物业服务真正“红”起来、小区“活”起来、民心“暖”起来。
“党建+企业”激活老旧小区治理“大能量”
老旧小区改造是一项“撑起城市面子,筑牢民生里子”的民生工程。市区地质队小区是大兴社区典型的老旧小区,同时也是云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机关办公区域,小区内有住户265户,党员49名。小区内基础设施陈旧、无人管理、脏乱差现象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强化党建引领,激发小区治理红色活力。通过召集业主召开群众会,选取了小区业主中政治素质高、能力强、有责任心的党员和群众代表等共同组成“红色业委会”,选好小区的“当家人”。建立了由社区党委牵头、业委会监督、物业服务公司落实、挂联党组织协助、在职党员报到、广大居民参与的“六方”议事决策机构。同时,将云南省地矿局第二地质大队网格党支部党员和在职党员全部纳入支部管理,切实把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小区,在老旧小区改造、民情民意搜集、多元矛盾纠纷化解等方面积极发挥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以党建统领小区治理,共商小区治理要事。
“我们业主委员会是以退休党员为主成立的,还推选了党员当楼栋长,由楼栋长联系业主,党员带动业主共同管理,通过党建、党支部、党员模范带头,共同参与,把小区管理得更好。”地质队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雷祥介绍。
如今,走进地质队小区,绿植掩映、路面洁净、设施齐全,老人在凉亭下聊天,孩童在一旁嬉戏打闹,物业人员在花园中养护花草,其乐融融的景象格外温馨。“我在这里住了几十年了,现在老了还能看到小区有这样大的改变,真好。我们随便在小区里走一走,哪里都是干净、漂亮的,每天来这里看看花、聊聊天,感觉很幸福。”住户朱大妈开心地说。
老党员带头自救 小区治理赢民心
2020年以前,无入户道路、四处破烂、建筑垃圾无处不在等问题是人们对大以古社区丽水湖畔小区的第一印象。近日,记者来到丽水湖畔小区看到,道路干净整洁、房子崭新、设施完善,樱花在阳光下开得正盛,寓意着这里的住户们生活越来越好。说起丽水湖畔小区的“华丽变身”,老党员是一面当之无愧的闪亮旗帜。
2021年4月,以丽水湖畔小区党支部书记、业委会主任张永周为首的6名小区老党员牵头组建党支部,采取“支部+自救+自治”的模式,巧变身份引领干、带头干、带动干、聚力干。小区自救有了“主心骨”后,老党员们采取上门拜访、电话访谈、发倡议书等多种方式,分头动员业主党员将组织关系转回小区党支部,以“家长”的身份主动肩负起小区治理的责任,支部党员迅速增加至16名,其中老党员11名,为小区治理注入了更强大的动力。
“当时住进小区的有57户,我们就成立了临时业主委员会,带着大家清理小区内的垃圾。我们还得到了市上和街道社区的一些资金支持,请了两台挖掘机清理垃圾,一共拉了90车垃圾,花了8天时间才清理完。”张永周说。
在克服大部分业主未入住、部分业主准备转售房产、户主不明、人心涣散等诸多难题下,2021年9月,小区筹备牵头组建了由7名委员组成的业主委员会,入选老党员3名,党支部书记和业委会主任实行“一肩挑”,通过业委会再次动员群众自筹资金200.7万元完成道路修建12000平方米,排污管网铺设4000米,安装路灯110盏,小区环境得到全面提升。
今年68岁的王大爷说,小区要建好,更要管好。为了让小区变得整洁宜居,在小区缺资金无物管的情况下,业主委员会的老党员们主动请缨,义务承担起小区的管理责任。在他们的带动下,小区管理井然有序,面貌焕然一新,小区住户由原来的57户增加到现在的300户。王大爷笑着说:“这里不再是那个黄土裸露,没水没电没路的‘烂尾楼’,而更像是一个家。”
“作为党员,就要带领身边的人做好身边的事,现在小区的变化可以说是翻天覆地,我们住着舒服,心里也高兴。”丽水湖畔小区住户王四勇说。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编辑:唐雪娇 排版:李法楠 二审: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