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全国百家党媒看柳州 | “一朵花”:万紫千红总是春——持续书写“紫气东来‘荆’奇柳州”故事记
发布时间:2023-04-03 16:33:56
在水南路蟠龙山公园附近路段,绽放的洋紫荆将道路点缀得格外美丽。 全媒体记者 覃科 摄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紫荆开。
今年的紫荆花来得迫切,3月便已悄然挂满枝头,时下正陆续进入盛花期,向广大市民游客热情地“招手”。一年一度紫荆花开,已然成为龙城市民心照不宣的“春日约定”。
这一朵花不仅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还承载着一座城的精神、气质与文化,是柳州践行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见证者。
缘起“战时农都”
春姑娘踏着春风来,挥一挥手中的画笔,一座粉色的花园城市呼之欲出。近30万株洋紫荆绚丽绽放,龙城的街道、公园、工业园区处处盛开着紫红色、粉红色、粉色和白色的洋紫荆。
“洋紫荆还有第五种颜色,即典雅的红白相间色。”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蒙兴宁说,近年来,柳州对洋紫荆进行广泛培育、种植和推广,让它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环境,并衍生出新的颜色和花形。
洋紫荆是柳州的一张城市名片,但它原本只是一名“外乡客”。要追溯它在柳州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著名的位于柳北区沙塘镇的“战时农都”。
1937年,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农业科研机构、教育机构被迫西迁南下,全国各地的农业科研机构及其人员纷纷向西南大后方转移,聚集在柳州的沙塘镇,共同组建成中国的“农都”。
各路“农业英豪”齐聚沙塘,不仅让沙塘一跃成为抗战时期全国农业的科研实验中心,还把从梧州带来的一批洋紫荆树苗引到了柳州。
据记载,存放在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桂林)标本馆内的紫荆花标本中,有两份紫荆标本来自沙塘镇,标注的采集时间为1939年3月31日和1940年4月4日。
弹指一挥,1958年,柳州迎来飞速发展的机遇期,一批批工矿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专家,响应国家号召,从沿海及北方老工业基地迁入柳州。同一时期,洋紫荆也适应了柳州的气候,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正式从沙塘走入城市之中。
建设“花园城市”
洋紫荆像嫁入柳州的外来媳妇,美丽又能干。
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柳州也曾走过不少弯路。柳州是一座有百年工业发展史的老工业基地。有一段时间,酸雨曾是不少老百姓心中的阴霾。
“要环境,还是要发展!”在这关键抉择中,柳州最终决定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进行。
1996年,柳州市政府审批批准控制酸雨污染的40条措施,其中“绿化”成为园林建设的主基调;2002年,洋紫荆成为城市绿化的主力树种之一;2006年,洋紫荆开始大规模运用于街道和公园绿化。
弯塘路便是我市最早种植洋紫荆的道路之一。春日,走在弯塘路上,记者能切身感受到诗人笔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诗中意境。
伴随洋紫荆的成长,柳州逐渐也有了一座“花园城市”的雏形。市绿化发展中心主任袁茜茜介绍,2012年至2018年,柳州分两步走,分别实施了“花园城市”1.0版和2.0版建设,让全市形成了“一花为主,四季可赏”的景观格局。
把柳州的春天装进粉色的花花世界,洋紫荆于2018年成为众望所归的新一届市花。
与洋紫荆相生相伴中,柳州一路阔步向前,成为全国种植洋紫荆最多的地方,从工业名城成为紫荆花城和宜居城市。
造就“‘荆’奇一生”
“洋紫荆虽然来自外地,但在我市已建立一套标准化、系统化的洋紫荆快速培育模式。”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原所长、现河东苗圃管理处主任邓耘介绍,目前柳州本地培育洋紫荆植株的量已高达95%以上。
2016年起,柳州对洋紫荆进行花色筛选,选出了深红色、粉红色洋紫荆优树采种,采用嫁接技术对洋紫荆换冠嫁接,进行快速育苗;2020年开展《不同花色洋紫荆选育及花可食用活性研究》课题,对洋紫荆化学成分、急性毒性药理等方面进行研究;2022年,选送200多颗洋紫荆种子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2023年,让30余株“太空洋紫荆”成功发芽……
柳州用融入血脉的工业思维栽培洋紫荆,并在鹧鸪江大桥附近建设了“中华紫荆园”,将其打造成“宜居城市、紫荆花城”的最重要展示平台。
柳州人为何喜爱洋紫荆?袁茜茜说:“那是因为洋紫荆在柳州无论管护是否精细、土地是否肥沃,它都会努力地向上生长,这一点与柳州人身上不屈不挠、豪情奉献的性格十分契合。”
花与人的精神形成共鸣,让柳州很难不爱它、育它、种它、推广它,并催生出“赏花经济”“紫荆文化”,让柳州这座工业城市也享受到生态旅游发展的红利,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春日暖阳下,粉色的洋紫荆迎风飞舞,江滨公园、河东公园里,美术爱好者坐在紫荆树下以紫荆花为灵感创作画作;水南路、西堤路等街道,市民游客忍不住驻足观赏和拍照;赏花公交专车上,游客一路遇见粉色风景;在短视频等网络平台上,市民游客坐在家中就能“云赏花”……
赏花路线和方式不断更迭、玩出花样,让游客赏花从“走马观花”变为“深度看花”。结合紫荆花季,近年来柳州相继推出了“穿越柳州 世界城市定向挑战赛”“2023柳州马拉松|警察马拉松赛”、紫荆花文创产品车尾箱集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游客在赏花中感受城市魅力,提振文旅消费,并不断丰富柳州“紫荆花城”的城市品牌内涵,衍生出旅游地陪、景点流动摄影师等新兴职业。
柳州人爱洋紫荆,便想方设法为其写“情书”,把洋紫荆映入脑海、摄入相片、印入画作、刻进器皿……想把这美好的春日限定风景化作一切可触、可看、可感受的“乡愁”,以及可让游客带回家乡的柳州记忆。
无论是培育洋紫荆、推出系列活动,还是创新文创产品……洋紫荆在柳州已不只是一张亮丽的城市名片,更被柳州用工业理念赋予了厚重的人文底蕴。
一城紫荆,十里春风。每年“春日约定”如约而至,每年“春天故事”都会续写,让“一朵花”在柳州结出越来越多的“丰收果”。
(来源:柳州日报)
(编辑:吕静 排版:尹颖 二审:侯佑琴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