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今日清明: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发布时间:2023-04-05 13:30:49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姹紫嫣红,草木发华

潇潇烟雨在暖风中飘洒

又是一年清明时

又是一年春色如许

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如约而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清明,三月节。”按《国语》曰:“时有八风。历独指清明风,为三月节。此风属巽故也。万物齐乎巽,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


《淮南子·天文训》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在春分后半个月,此时阳光明媚,惠风和畅,杨柳垂丝,绿草如茵,满眼春意。云岭大地,清风细雨构成一幅诗意清新的民俗水墨画。


顺应大自然的律动,清明时节天气清朗,四野明净。“水至美则曰清”“日月双悬曰明”,清、明二字叠加在一起,给人的感觉是天地之间,纤云四卷,清风吹空,光影四射,温暖晴和。“清明”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的一个形容词。


古人把清明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桐始华;二候田鼠化为鹌;三候虹始见。”清明来到,随着桐树开花,各种春花竞相开放,芬芳馥郁,美景怡人。此后五日,阴气潜藏而阳气渐盛,至阴的田鼠,因烈阳之气渐盛而躲回洞穴,至阳的鴽(鹌鹑类)小鸟,在大地上活跃起来。再五日,彩虹出现。虹乃阴阳交会之气,纯阴纯阳则无,若云薄漏日,日穿雨影,则虹始见。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清明节凝聚着民族精神,抒发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古往今来,清明在各朝各代的诗人笔下,是“清明时节雨纷纷”“清明无客不思家”的淡淡哀愁,有“清明日出万家烟”“春事阑珊芳草歇,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的满满追忆,也是“满街杨柳绿丝烟”“梨花风起正清明”的最美的人间四月天。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清明的诗意,在晏殊《破阵子·春景》中,全然融进了春天里。


公元353年(晋穆帝永和九年),正是在这个节日里,王羲之与众多名士雅集兰亭,举杯畅饮,即兴和诗歌吟。王羲之微醺中撰序,挥毫写下“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 


清明时节,满山嫩绿,茶芽在喝饱了雨水之后不断向上,在春日暖阳的沐浴中,把蕴含了一整个冬季的能量倏地迸发出来。一盏新茶,清鲜飘香,细品之甘甜,赏茶汤青绿,每一眼都是云岭的灵秀风景,每一口都是彩云之南温柔的春天。


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最特别的一个,它有着双重的身份,既是自然节气,也是传统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标记自然与万物的轮转,也镌刻着生活与生命的轨迹。


节气的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有哀思、有纪念,是责任、是感恩。“一杯杏花酒,满盏思故人。” 在中国人的思想里,“根”是祖先,是亲人,是故土。清明的意义,是提醒我们做人不能忘本——既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出发,因何而出发;更要遵循父母的教诲,传承先辈的精神。


慎终追远,一直是我们的传统。清明,不论家教传承,还是家国情怀,都寄寓在这四月的叩拜之中。


天清气明,杨柳泛青

愿你

在今天,在每一天

别辜负那些逝去的人

也别辜负春天

把握当下的芳华

在满目缤纷中感受生命的美好吧


清明习俗
图片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的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传说是在为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较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地两节合二为一。


图片


作为民俗节日,清明节出现于唐代,是对上巳节、寒食节习俗活动的继承和融合,是民间寄托情感和缅怀先人的传统日子。


如今,清明节与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清明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植 树

图片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是种植庄稼的最好时节,于是就有了“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说法。

祭 祖

图片


清明不仅是节气,也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主要纪念仪式是扫墓,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后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踏 青

图片


“踏青结伴过南塘,二月春风夹路香。蜂蝶紧随衣袖舞,田野十里菜花黄。”这首古诗描述的就是清明节亲近自然、踏青春游的民俗风情。

荡 秋 千


这是我国古代清明节的习俗。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拴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

放 风 筝


图片


每逢清明,人们不仅白天放风筝,夜间也放。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


图片


(来源:云南发布)

(编辑:李正兴 排版:向传帅 二审:李云淑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