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拼经济 文山在行动丨砚山县:“天时地利人和” 做大做强蔬菜产业
发布时间:2023-04-11 15:39:09
文网讯 砚山县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全国蔬菜重点生产县、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建设,以云南省“一县一业”蔬菜示范县创建为契机,把蔬菜产业作为重点加以培育和扶持。依托县内松南、中康、兴发、联兴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蔬菜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做大做强做优蔬菜产业。
日前,记者来到砚山县平远镇砚山兴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的尧房蔬菜基地,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蔬菜采收、挑选、装箱、上车,处处一片繁忙景象。
砚山兴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江育裕说:“这几天每天采收的蔬菜达60多吨,全部运往粤港澳大湾区。一天有700名工人,每天支付给工人的工资8万—9万元。”
砚山县阿舍乡岩子脚村村民张金龙介绍:“在这里打工是按照计件发工资,做得多的工资就高,里面有人一个月拿到上万元工资。我比较平均,少的时候一个月有4000多元,多的时候有5000多元。”
砚山兴发蔬菜种植有限公司建设蔬菜基地3400亩,主要种植菜心、芥蓝、银丝王、春菜、香菜、意大利菜、油麦菜、美人椒等十几种特色蔬菜。2022年实现产量1.2万吨,全部供应“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实现销售收入6000万元。目前,公司已成长为中国种植行业驰名品牌、重质量守信用企业、云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打造“绿色食品牌”州级产业基地,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8项。公司种植的菜心、奶白菜等13个品种被认定为绿色食品。今年,公司在平远镇回龙村新增1000亩蔬菜基地,预计年内实现蔬菜产量1.5万吨,实现产值近8000万元。计划到2025年新增总量4000亩蔬菜基地,预计实现产值1.2亿元。
江育裕说:“砚山县不仅地平坡小、土壤、气候等非常适合种植蔬菜,而且营商环境非常好。农业部门服务一流,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我们采收的蔬菜从这里上高速,直达粤港澳大湾区,全程只需20个小时。今天采收的蔬菜下午装车出发,明天中午就到,蔬菜新鲜度不减、品质有保障,价格稳定。所以说,在砚山发展蔬菜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优势,助推我们不断扩大种植面积。”
在砚山县,像兴发蔬菜公司这样上千亩以上的蔬菜基地共有14个,他们在不断扩大基地、提升品质的同时,一些中小蔬菜基地依托优势资源也在不断发展。
位于砚山县稼依镇的砚绿育苗基地,多年来从事辣椒育苗、新品种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技术指导和销售工作,为砚山县蔬菜产业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育苗基地共有2处,总占地100亩,年育苗量1620万株。基地采取先引进品种试验、再选好品种示范、带领农户参观、择优定种、按订单大面积推广生产的模式,带动周边农户1000余户,发展种植面积12500余亩。仅一季辣椒、蔬菜种植,椒农、菜农平均每亩纯收入达2000—3000元。
砚绿育苗基地技术员谭春龙说:“每一次要选10至20个蔬菜和辣椒进行试验,最终将最好的品种推广给农户。例如,通过我们选育出来的辣椒品种,好管理、个头大,产量比老品种一亩多产400公斤左右。并且皮厚,运往外省不容易烂,保质期更长。”
近年来,砚山县充分利用各种优势资源叠加,强化主体培育、科研合作、基地建设和品牌打造。推动蔬菜产业高速前行,全县共培育蔬菜种植企业167户,其中龙头企业24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培育蔬菜专业合作社333个,其中国家级示范社1个,省级示范社10个,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示范带动作用逐步增强。截至目前,砚山县蔬菜种植面积83万亩,实现产量88万吨,实现产值21.07亿元。蔬菜“三品一标”认证新型经营主体10家,绿色有机产品89个,认证面积2.72万亩,实现产量13.1万吨。砚山县还被评为“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公共品牌“砚山蔬菜”已获得国家工商总局批准。
砚山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韦勇介绍:“这些年虽然蔬菜产业取得一定成绩,但我们并没有就此放松,反而在加码提速,多方求突破。加强与云南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州农科院等多家科研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建成云南高原特色蔬菜科研及成果展示基地、蔬菜新品种科研基地,形成了‘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模式,为做大做强做优蔬菜产业强根基。”
(记者:罗佳贵)
(编辑:刘虹 排版:李法楠 二审: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