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抗旱保苗,文山各地在行动
发布时间:2023-04-18 16:40:45
近期
文山各地晴热少雨
部分县市出现旱情
文山各地群众积极应对
紧抓时令开展农事生产
文山市因地制宜开出农业“抗旱方”
针对当前旱情对农业的影响,文山市早部署早规划,把抗旱保春耕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掀起“抗旱保春耕”热潮,为粮油作物稳产高产打好基础。
水稻旱地育苗保湿
为切实帮助农户减轻旱情造成的损失,文山州、市农技人员将指导意见送到田间地头,动员群众采取集中育秧、分散种植的方式,保障水稻、玉米等重要粮食作物满栽满插,确保春耕生产顺利开展。截至目前,文山市各乡镇已陆续进入水稻播种阶段,当前共育苗3000余亩。
辣椒移栽覆膜积水
除了在平整、易取水的地块进行水稻育苗外,部分乡镇还引导农户在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地、坡地改种玉米、辣椒、红薯等耐旱作物。在雨水节气来临前,指导农户合理调整播种时间,采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避免作物根系受旱。
马铃薯滴灌省水节水
在德厚镇亚拉冲村的马铃薯种植基地里,记者看到,喷灌器正在为成长中的马铃薯补给水分,放眼望去地里青翠欲滴。德厚镇是文山市降雨量较少的乡镇之一,而马铃薯作为德厚镇万亩产业之一,采用滴灌、微灌等高效省水节水灌溉新技术等措施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既能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减少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干旱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又能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据悉,2022年,德厚镇马铃薯种植面积已达到4.1万亩。通过示范种植马铃薯等旱作节水农业,配套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实现了水资源的精细化管理和过程性控制,对德厚镇农业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群众增收致富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多举措抓好防旱减灾工作
2023年,文山市大春计划种植面积123.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55万亩、经济作物64.5万亩。针对当前旱情对农业的影响,截至目前,文山市累计开展农业技术服务140人次,技术指导覆盖面积100多万亩,因地制宜组织群众科学进行田间管理,努力减轻干旱给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
“文山市将持续抓好防旱减灾工作,对各乡镇面临的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全力做好春耕备耕;加强蓄水保水,抓好生产用水保障;抓紧落实农资储备,提高应急保障能力;持续抓好大春育秧、栽秧、田间管理技术培训指导和抗旱技术推广,提高科技抗旱水平,保证春耕生产顺利进行。”文山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陈俊静说。
(来源:文山市融媒体中心)
砚山:应对旱情 奏响春耕“椒”响乐
近期正是椒农移栽辣椒种植的关键时令,在砚山县江那镇舍木那村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拉水抗旱的车辆、移栽保苗的人群……自开展辣椒抗旱移栽工作以来,江那镇各种植区结合自身实际,攻坚克难,全力抓实辣椒抗旱移栽保苗工作。
有着多年辣椒种植经验的砚山县江那镇舍木那村村民李冲告诉记者,去年种植12亩辣椒,实现收入7万元,今年打算种植16亩辣椒,但是今年太干了,移栽下去怕活不了,马上就要错过移栽节令了,心里很着急。在了解到群众的需求后,砚山县迅速组织相关部门帮助群众开展抗旱移栽。这几天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李冲全家总动员,一大早就拉水到地里进行抗旱移栽,完成了16亩的辣椒移栽。
砚山县江那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贾万发介绍,工作人员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对农户进行技术指导,利用村内的小坝塘进行储水,组织群众拉水抗旱移栽辣椒苗,保证按节令移栽完成,通过指导群众在苗期加强炼苗,让苗能尽量适应干旱的环境,提高成活率。
砚山县以椒农所需所愁为导向,农村党员干部率先向抗旱发力,县农业部门农技人才组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辣椒抗旱移栽,县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参与进来,齐心协力投入到保春耕上来。据砚山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砚山县是全国辣椒产业十强县,2022年,全县8.4万户农户种植辣椒57万亩,实现产值28.5亿元,户均收入3.4万元;2023年,全县计划辣椒种植57.7万亩,目前已抗旱移栽27.66万亩,下步将组织协调更多资源投入到抗旱工作上来。
(砚山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龙菊 王艳霞)
西畴县:抢抓时节 抗旱移栽保烟苗
当前正是烤烟移栽的最佳时节,面对持续严峻的旱情,西畴县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抗旱保苗保移栽,确保在期限内完成烤烟移栽工作。
在移栽现场,记者看到烟农们浇水、移栽、覆膜、施肥井然有序。在烟农李厚斌家的烤烟地里,部分烟地已经完成烤烟移栽,盖上了黑色薄膜;部分没有开始移栽的烟地已经完成了理墒、打塘等工作,就等着烟苗下地。
李厚斌说:“今年我家栽了80多亩烤烟,一天请了20个左右的工人,现在每天都自己拉水来浇,一天需要拉七八方的水,从移栽到盖好膜一天能移栽7—9亩,大约8—10天就能栽完了。”
连日来,除了在补水上下功夫,烟站技术人员还深入田间地头,耐心地为烟农们讲解烟苗深栽、边栽边管、栽后即管等移栽方法,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烟苗移栽。在面对持续的干旱导致水窖、水池蓄水不足的情况,为确保移栽烟苗成活,烟农解家明就想方设法抗旱保苗。
据悉,今年西畴县共种植烤烟15690亩,计划收购烟叶42500担,为了保障烟叶按节令移栽,西畴县烟草公司聚焦烤烟生产“取水”难问题,及时采取抗旱应急保供措施,全面保障烤烟移栽。
西畴县烟草公司生产股股长徐帮雄介绍,为了保证烟苗移栽成活率,在3月30日全县开挖了蓄水池40个,公司共投入抗旱资金8.5万元,群众及时地开展了蓄水准备工作,目前全县共移栽烤烟3800亩,占移栽面积的20%,全县预计在4月30日能够100%完成移栽任务。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记者:邬维泽)
丘北县:全力保供水
今年以来,丘北县降雨偏少,截至4月15日,县城累计降雨量26.9毫米,比历年同期偏少71.7%,比去年同期偏少83.1%,全县各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全县上下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措并举,全力抓好抗旱供水保民生工作。
“保”字当头,保障供水。丘北县围绕保供水、保灌溉、保民生的目标迅速行动。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全县12个乡镇开展排查、评估,组织群众开展生产生活自救,动员群众拉水、补水、节水。县水投公司在树皮、天星等老旱区增设抗旱应急供水点2处,日供水能力1000立方米,增加值班值守,检修维护,根据旱情发展预期,计划增设抗旱应急水源点12处,保障群众有水可取的问题。锦屏、双龙营等地积极调配抗旱应急供水车辆,保障无劳力人群用水。
“优”化调配,保障灌溉。遵循“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原则。2022年汛末期以来,丘北县加大了库塘蓄水,目前可供水量7200万立方米,供水能力有保障。气象部门抓住时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2次,双龙营、温浏、平寨、天星4个乡镇出现了小雨天气过程。强化节水知识宣传教育,教育引导群众节约用水,曰者镇红旗水库低干渠实行“放2天、关3天”措施,保证群众灌溉取水需求同时,可节约60%用水。
“建”设水网,提升能力。全力推进农村供水保障三年行动和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建设进度,构建供水管网,解决单一小水窖供水能力不足问题。结合抗旱需要,重点加快推进受旱区域项目建设,目前树皮片区、普者黑片区已经基本完成供水管网铺设,优先实现受旱区域通水用水,切实发挥供水保障作用。
(王洪友)
广南县:消防部门为烤烟抗旱移栽注入“水动力”
连日来,广南县辖区内持续高温少雨,给烤烟小苗膜下烟移栽带来了巨大困难,为保证烤烟移栽顺利完成,广南县消防救援大队积极开展送水服务,为烤烟移栽注入“水动力”。
在莲城镇平山社区烤烟小苗膜下烟移栽现场,技术人员正在现场指导烟农及志愿服务队有序开展烤烟小苗膜下烟移栽工作,两辆抗旱运水的消防车也将水送到田间地头,将水放到烟地里的小水窖储存起来,供烟农移栽烤烟用。
在烟地里,消防员和烟农们一起运水、浇水,整个烤烟移栽现场呈现一派繁忙景象。
广南县消防救援大队政府专职消防员何荣说:“我们得知平山社区的烟农正在移栽烤烟,我们就及时把水送到地里,让他们加快移栽进度。”
烟农们说,由于今年持续干旱,水窖里的水已经不够了,在他们为烤烟移栽用水发愁时,消防员及时将水送到烟地里来,解了他们的燃眉之急。
广南县莲城镇平山社区烟农钱义泽说:“我们自己拉水要到细掌那边去拉,一天只能拉三趟,消防队送水来真是太好了。”
今年以来,广南县持续干旱,从3月份开始,广南县消防救援大队就开始为群众送水,进入4月,在保证人畜饮水的同时,还送水保春耕。
广南县消防救援大队教导员杨仕忠说:“广南县今年以来持续干旱,3月份全县消防救援队伍送水抗旱,确保人畜饮水就送了1100吨。4月份以来,抗旱送水已经达到800余吨,在确保全县群众的人畜饮水的前提下,我们送水到田间地头给老百姓,特别是近段时间的烤烟抗旱移栽,确保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当前,正值烤烟移栽黄金时期,为做好眼下的抗旱移栽工作,保证烟叶的质量与产量,广南县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组织党员干部进村入户了解蓄水情况,利用水库等水利设施开闸放水,实施引水、拉水、蓄水,将水源供给到干涸的烟田里,让烟民抓住最佳节令,放心移栽。
“我们积极下拨抗旱经费,用来补水,确保烤烟移栽的顺利完成;另外,我们还继续与气象部门协作,积极采取措施增雨,在拉水方面也给烟农一些帮助。”广南县烟草专卖局局长章健说。
(广南县融媒体中心记者:胡俊)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二审:吕静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