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麻栗坡茨竹坝:罐罐茶里的家乡味

发布时间:2023-04-19 14:45:54  

茨竹坝行政村位于麻栗坡县麻栗镇东南边,与越南的官坝县接壤,平均海拔1720米,年平均气温14.1摄氏度,常年阳光充足、云雾环绕、降水量充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给古树茶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造就了茨竹坝村与众不同的古树茶,当地的罐罐茶成为外出游子难以忘怀的家乡味。

“云海山涧处,翠微有人家;背篓腰间斜,碌碌采春芽”。晚春的早晨,云雾萦绕着麻栗坡县麻栗镇茨竹坝山脉,像婀娜多姿的姑娘身上的薄纱,飘飘摇摇,美轮美奂。

茨竹坝行政村上下草果冲村小组的两百亩茶园,3600余株古茶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每逢春季,春雨淅沥,茶园里茶农们穿梭在茶树间,小心翼翼扒开树枝,寻找那一叶叶嫩芽,然后眼疾手快,食指与拇指巧妙配合,轻轻一掰,迫不及待收取春天最原生态的大自然馈赠。

温暖的朝阳洒满了云海之畔的片片茶园,晨起的农妇早早背上背篓向山里出发,采摘属于茨竹坝村的第一拨古树茶春芽。茨竹坝村民世世代代自己种茶、采茶、制茶、喝茶。茶,已经成为了茨竹坝村民生活的一部分,成为了家乡最醇香的味道。

茨竹坝人擅长采茶、制茶,更擅长喝茶。受海拔气候的影响,每户人家都有一个火塘,它的功能除了烧水、煮饭、取暖,当然还有烤茶。小小的土陶罐倾斜在火塘边,将罐体烘烤到合适的温度,捏一撮自制的春茶置于其中,不停抖动茶罐,使茶叶均匀受热,柴火的热烈逐渐逼出茶叶的香气,待茶叶变成深褐色并散发焦香味时,加入滚烫的开水,只听见“呲啦”一声,开水瞬间沸腾,被冲起来的茶水泡沫也升至罐口,有如绣球花状,火塘周围弥漫的茶香被推向了极致,待炭火静煨片刻,即可享用。这种独特的喝茶方式,即为“烤茶”。端上茶色浓艳、香气扑鼻的烤茶品上一口,第一口提精神,绵长醇香;第二口润喉咙、味微苦涩;第三口解忧愁,回味甘甜。如此迷醉的茶香,成就了茨竹坝人“每日必饮三次茶”的习惯。一句“来我家烤茶喝嘛”也成为了当地最高的待客之道。

而火塘、罐罐和烤茶,也自然而然成为了每户人家火塘的标准配置。可以说,没有罐罐的火塘没有亮点,没有烤茶的火塘更没有灵魂。

“我们祖祖辈辈采茶、喝茶,因为喝茶对我们身体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预防疾病,你别看烤茶操作简单,没有长期经验的积累可烤不出这种味道和颜色呢!一不小心就是一罐子开水。”火塘旁,茨竹坝村民宋致贵一边说着烤茶的经验,一边不停地抖动着茶罐。

“以前村民们给了我们一些茶叶,教我们烤茶,让我们站岗前喝上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烤茶,站岗期间都是精神抖擞,注意力集中。这种烤茶也被战士们称为‘功夫茶’,如今,我们依然怀念着这份‘故乡’的罐罐茶。”曾经在茨竹坝村驻扎过的退役老兵郭克启说道。

火塘里,炭火通红;茶罐里,香气四溢;围塘而坐,谈笑风生。如今,茨竹坝村出产的茶叶,早早被抢购预订,不愁销路,这人间珍茗不仅成为了当地村民增收致富的好路子,也让远方的游子,品到了一盅幽香的乡愁味。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健  通讯员:杨芸 韦功喜  童富威)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二审:吕静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