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精准施药,文山市无人机“大战”松毛虫
发布时间:2023-04-23 10:39:42
文网讯 近期,文山市气温居高不下、干旱少雨,林木抗病能力下降,一定程度上给森林病虫害的繁殖有了可乘之机!4月21日—4月23日,文山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联合云南诚飞科技有限公司先后深入秉烈乡大幕、小糯、大糯自然村辖区内的松树林开展无人机飞防作业,维护全市森林生态环境安全。
在秉烈乡迷勒湾村委会大幕村,放眼望去,成片的松树林延绵不绝。在树林里记者观察发现,三三两两的松毛虫正肆无忌惮地啃食着松树嫩绿的树叶。
检疫站工作人员通过图斑确定飞防区域后,技术人员对机器设备进行了检测、装载调配药水,操控手中遥控,伴随着轰鸣的作业声,无人机缓缓飞上空中,在指定区域来回盘旋,底部的水雾直喷树顶,按计划有序进行空中无人机飞防喷洒药物防治作业。云南诚飞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陈建文告诉记者,无人机喷洒一次性可以飞防20亩,目前安排了2名技术人员计划用3天时间完成秉烈乡3500亩的松毛虫“消杀”。
陈建文说:“根据现在虫的大小,树的密度,每亩药的用量在50—100ml之间,使用的药物为高效氯氟氰菊酯加飞防助剂,符合国家无公害标准,对生态环境、人体和其他动物没有影响。”
在今年2—3月,文山市林草局组织开展了2023年冬春季林业有害生物调查,根据调查显示,秉烈乡下幕、小糯、大糯三个片区的松毛虫虫口密度有点偏大,达到15—20头/株,涉及面积3500亩。
文山市林业和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站站长王洪建介绍,目前3、4月份的越冬代幼虫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虫口基数,下一代将有扩散暴发的风险。因为5月份它就结茧化蛹羽化成虫,进行交配后产卵,又变成下一代幼虫,6—7月天气热,幼虫发育进度快,繁殖速度快,在3月底已经进行飞防作业一次,现在根据实际情况再次采用植保无人机对这些虫口密度大的区域进行喷雾防治,着力化解风险,降低虫口基数。
据了解,目前文山市越冬代文山松毛虫发生面积8000亩,除了秉烈乡3500亩松树林虫口密度偏大外,马塘镇2500亩、红甸乡1200亩、德厚镇800亩松树林总体危害程度为轻度,未成灾。
王洪建介绍,在下步工作中,将坚持实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继续加大对全市文山松毛虫的监测力度,及时掌握虫情发生动态,适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确保实现林业有害生物“有虫不成灾”的防控目标。守好全市186.06万亩森林资源,切实把党的二十大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到实处。
文山松毛虫是文山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之一,主要危害云南松,发生严重时松叶被吃光,形似火烧,导致松树死亡。在文山地区主要危害期分别是3—4月和7月,近几年一直处于低虫口密度,没有暴发成灾。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田娟 实习:周芷馨)
(编辑:郭韦 排版:向传帅 二审:吕静 终审:资云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