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开屏策划|今天,TA们想说→

发布时间:2023-04-23 11:13:18   来源:开屏·推荐  

今天(4月22日)

是第54个世界地球日

今年的宣传主题是

“珍爱地球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一年一度的相约

也是我们与大自然的一次深度对话

世界地球日素材

▲图源:自然资源部网站

云南

拥有除海洋、沙漠外的

所有生态系统类型

是中国17个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之一

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

核心和交汇区域

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天然基因库

是中国西南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我在边疆望北京(第三期)丨高黎贡山与大兴安岭的对话5.jpg

▲高黎贡山(图源:云报客户端)

雄壮奇险的高原雪峰

孕育生命的热带雨林

奔流直下的大江大河

……

云南的生物多样性

超乎你的想象

在这颗地球家园的璀璨明珠里

万物共生,各得其所

泸沽湖(新华社)

▲泸沽湖(图源:@新华社)

今天

我们挑选了六位云南“代表”

讲述它们在这个美丽家园

万物和谐共生的故事

☟☟

(1)

“我爱吃的长松萝,分布越来越广!”

仰天鼻、粉红唇、大眼睛……

这就是我——滇金丝猴

我的家在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这里有雪山草甸

有森林溪流

是我国面积最大的

滇金丝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滇金丝猴全境保护网络3年投入4千万元,去年修复5326亩滇金丝猴栖息地植被

滇金丝猴(开屏新闻资料图)

近年来

云南深入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

森林抚育等重大林业生态建设工程

加大造林绿化力度

林子多了密了

我们可太高兴了

滇金丝猴.png

滇金丝猴(开屏新闻资料图)

拿我们喜欢的食物

冷杉上的长松萝来说

以前只有在海拔高的落叶林中才能找到

现在生态改善后

长松萝的分布越来越广

我们寻找食物也容易了不少

家族成员自然慢慢增多啦!


(2)

“我们‘雀’实有被保护好!”

“一身金翠画不得,万里山川来者稀”

这说的就是我——绿孔雀

绝世无双的颜值

高贵清冷的气质

优雅从容的姿态

我是中国唯一的本土原生孔雀噢

素有“百鸟之王”的美誉

云南绿孔雀(熊王星 杨星 摄)

绿孔雀(开屏新闻资料图)

我和我的同伴

主要生活在楚雄州双柏县

这里保有较大片的季雨林

是全国最大的野生绿孔雀栖息地

国内绿孔雀最大种群漫步楚雄双柏恐龙河沿岸

绿孔雀(开屏新闻资料图)

近年来

针对我们的调查和巡护监测项目

陆续开展

野外调查和视频监测相结合的

常态化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完善

随着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

栖息地食物充足,食物链完整

多种野生动物在这里生存繁衍

保护区面积不断增大

我们的队伍渐渐壮大了起来

也能经常出来露脸了


(3)

“绝后重生的我,有望摆脱濒危!”

淮南为橘,淮北为枳?那可未必!

这说的就是我——富民枳

就是昆明富民的那个富民

只生长于富民县老青山上

科研人员于1984年首次发现我

就此终结我的深山修炼之路

但之后的20多年我过得并不好

甚至2008年野外调查时

我已经被宣布野外灭绝

世界地球日素材

▲富民枳(图源:@新华社)

2011年

我被列入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名录

此时我的种群数量仅为8株

为此,科研人员展开了系统性保护

通过种子繁殖、扦插繁殖等方式

到2020年底

原生地回归定植的我已达6893株

有望实现自我繁育

从而彻底摆脱濒危状态

世界地球日素材

▲富民枳(图源:@新华社)

18年前

“极小种群”这一概念诞生于云南

今日它已被写入国家“十四五”规划

并日益受到国际关注

极小种群的保护

不但为生物多样性大家庭

留住了一名名珍稀“成员”

也为濒危物种的拯救带来了许多启示


(4)

“水清了,我又出来营业了!”

清流精灵、水质试金石……

这说的就是我——海菜花

冰清玉洁,飘飘似仙

只有清澈的湖水才能留住我

还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植物

滇池草海大泊口水域的海菜花开啦!春城晚报-开屏新闻记者 孙琴霞 文 高伟 摄

▲滇池草海里的海菜花(开屏新闻资料图)

我曾在滇池及云南高原湖泊中

形成较为稳定的沉水植物群落

成为云南高原湖泊的象征

20世纪60年代以来

由于生态破坏等原因

我的种群出现退化现象

在部分水体中已基本绝迹

海菜花-2海菜花-1杨继培 摄(14028569)-20220620214914.jpg

▲洱海盛开的海菜花(开屏新闻资料图)

近年来

云南狠抓高原湖泊保护治理

各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而我也嗅到了水清的味道

带领家族成员再度现身

我也将不负期望

努力开满更多的湖泊水体


(5)

“‘象’往的生活,从我这里开启!”

“象”往的地方、中国最美森林……

这说的就是我——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是中国建立最早的自然保护区之一

也是全国热带森林面积最大

生态系统保护最完整

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最多

且分布区域最广的自然保护区

被评为“中国最美森林”

899d8d095d611c73f0bf5e167f5e3adf.png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景观(图源:云报客户端 邱开培 摄)

3年前

一群野生亚洲象群从我这里出发

开启一段漫长的北上南归之旅

跨越大半个云南

数万人一路守护

人象在相处中探寻彼此的世界

在陪伴中收获相互的信任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象谷(图源:新华社 江文耀 摄)

如今的我

是中国热带植物集中的遗传基因库之一

也是中国热带宝地中的珍宝

在我的地盘里

生长着3500多种高等植物

300余头野生亚洲象

还有众多极小种群保护物种

目前正在推进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

探索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新模式


(6)

“在我这里,种子可活千年!”

种子方舟、濒危植物的家园……

这说的就是我——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我藏身昆明北郊苍翠的密林中

是中国第一座国家级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

也是亚洲最大的野生生物种质资源收集、保藏和研究机构

现已收集保存

10917种、87863份野生植物的种子

使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种子植物

实现了战略安全保存

世界地球日素材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图源:新华社)

在我的冷库里

珍贵的种子安静地“住”在

零下20摄氏度的“玻璃罐家里”

处于休眠中

在这里

种子可存活几十年甚至上千年

世界地球日素材

▲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资源库种子墙(图源:@昆明发布)

抢救性收集和贮存种子

保存濒危动植物遗传材料

……

种子就是生命和希望

希望通过保护种质资源

更好地保护人类的未来

茈碧湖湿地.jpg

▲茈碧湖湿地(开屏新闻资料图)

我们脚踏的土地

滋养出了世间万物

我们遨游的海洋

孕育着万千生命

山水林田湖草沙是生命共同体

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

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

梯田也可以五颜六色!云南绿春超治愈秋耕画面上线

▲绿春梯田(图源: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 李建东 摄)

让我们一起

保护自然,珍爱地球

共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

分割线

【爱心倡议】

守护地球,我们不是旁观者

世界地球日(最终)


春城晚报-开屏新闻整理报道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