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刘贵仙:耕种土地 耕耘人生
发布时间:2023-05-05 16:25:48
来自麻栗坡县的刘贵仙喜欢种菜。小时候,跟着父母一起种菜,到了街天背去卖了就能买新衣服和好吃的。对现在的她而言,成熟期较短的蔬菜能让她每天都在田地里看到可喜的变化,这让她感觉土地没有辜负自己,自己也没有辜负土地,耕种的过程,就是人与土地相互成就的过程。
1991年,刘贵仙出生于麻栗坡县铁厂乡坪子村。5岁就开始有模有样地跟着父母学种菜的刘贵仙曾经离乡打工,天南地北,兜兜转转,她还是回到了麻栗坡,最终选择了自己最喜欢也最擅长的种植业。2018年,刘贵仙在麻栗坡县马街乡普腊村承包了20多亩土地开始种蔬菜。
创业初期,难点不是怎么种菜,而是没市场、没销路。一开始,20多亩的蔬菜,靠刘贵仙一次次地运到市场上零星售卖。在卖菜的过程中,她与一家配菜公司签订了保底收购协议,解决了销售难题。
2019年,刘贵仙瞄准了网络营销,在网上与全国各地的菜商联系,一年收入可达五六十万元。2019年底,踌躇满志的刘贵仙承包了110亩土地,并成立种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准备大干一场。
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席卷全球,刘贵仙遭到沉重打击。疫情三年,销路不畅,刘贵仙损失惨重。面对疫情,刘贵仙表现出了坚韧的性格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她自费组织人员,主动给铁厂、董干、杨万三个边境乡镇捐赠了各类蔬菜共计20000公斤。上海疫情暴发后,她又给上海捐了16000公斤蔬菜。
连年亏损没有打垮刘贵仙,她一直选择留在麻栗坡县种菜。“归根结底,是跟村民和工人有了感情,舍不得走。”刘贵仙说,村里这些工人,年纪都有些大了,让他们进城肯定很难找到工作。刘贵仙在村里搞种植业,村民来打工,劳动强度不大,一天有100元的工钱,一年下来也能有一小笔收入。
“刘贵仙在关告村种蔬菜,对群众是有益的,她的合作社带动了50余户农户就业、21人稳定增收。”铁厂乡关告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粱燕昭介绍。
在粱燕昭眼中,刘贵仙的坚守还有着别样的意义。“作为一个女人来说,她非常有闯劲,有韧劲,也有拼劲,其他人不敢干的她敢干,不服输。”粱燕昭说,当时疫情那么严重,市场不确定,销售不确定,前景也不确定,刘贵仙也没有让承包的土地闲置,反而还根据市场需求积极地探索种植新品种。
今年以来,麻栗坡县深入推进魔芋产业发展,乘着魔芋种植系列奖补政策的东风,刘贵仙果断投资入股,与铁厂乡10个行政村合作,牵头带动发展种植280亩魔芋。“我创业到现在,这里的人、这里的政府,一直在帮助我,我也想帮助他们。所以我必须把握住这次机会,才能去带动帮助更多的人。”刘贵仙笑着说。
(麻栗坡县融媒体中心:朱昱宇)
(编辑:周西杨 排版:王南 责任编辑:吕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