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中国壮族传统古村落——革里村

发布时间:2023-05-29 15:37:38  

广南县革里村,位于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莲城镇的西北部,全村共有100多户人家,均为壮族。村民们一直都保持着独特的壮民族习俗,无论是在饮食、服饰、建筑、节日礼俗等方面都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其中,村内还有保存完好的壮族特色建筑——干栏式民居74户78间。

革里古村落群。【郑福 摄】

革里,原称“格里”,村落始建年代不详。“格里”是由壮语所译,“格”意为小冲,“里”意为地方,该村因位于小冲内而得此名。村落傍山而居,依水而建,分布具有大分散、小集中连片的特点。这样的分布与“山形水势”有关,村落主要集中在河边两侧,呈“H”形布局。流经革里村的那空河从北向南穿村而过,下边河则从东北向西南穿过村落,将村寨分成三个片区,民居顺山而建,左右毗邻,前后高低错落。因为对传统民俗文化的尊重,村里制定了村规民约,注重传承壮家文化,并对干栏式民居进行传承式保护。2019年,革里村被列入第五批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那空河、下边河两岸群峰叠翠,风光旖旎,江水清澈,缓急有致。河水虽小,但长流不断,从村中流过,绕村而行,河道天然自成,流水潺潺,农田沿河呈带状分布。

在革里村拥有众多的壮民族特色文化资源,如生态文化有“祭九龙神山”“祭神树”“祭竜”“接竜”;饮食文化有“千层粑”“花糯米”“包粽子”“香米饭”;宗教文化有“摩教经典”“布摩”“诵经”“看鸡卦”“看蛋卦”“竹签卦”“骨刻历算与预测”;服饰文化有纺织、刺绣、银饰、壮锦、扎染等;建筑文化有“干栏式民居”“上红梁”“风雨桥”“老人厅”;礼俗文化有“濮瑞婚俗”“生礼(祝米酒)”;稻作文化有“种神田”“收神谷”“祭谷魂”“桥背水”“龙骨水车”等。这些都是革里村先辈们留下来的最宝贵的文化遗产,这里是一块待开发的宝地。

革里村的壮民族传统文化与古村落相得益彰,干栏式民居建筑是构建同体族群和谐友好的象征和标志。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壮族群众住进了钢筋混凝土楼房,干栏式建筑已越来越少,那些被岁月打磨过的印记,都成了最美的乡愁。

(兰天明)

(编辑:郭韦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