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送水、改管、降价……文山市抗旱有方
发布时间:2023-05-30 10:49:36
近日,文山市气温持续偏高,文砚平地区旱情形势严峻,群众生活用水告急。为有效缓解旱情,文山市统筹水资源,通过组建抗旱应急供水保障突击队免费送水、加快文砚平抗旱应急供水工程供水主管道搭接工程项目建设进度、下调水价、建设加压泵站等措施,充分调度文山最大水库——德厚水库水资源,全力保障供水管道覆盖区域内群众生活用水。
免费送水20余万升
德厚水库位于文山市马塘镇,是一座以城乡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业灌溉为主,兼顾发电的综合利用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是马塘、德厚、红甸、平远等多个乡镇日常用水的主要来源地,发挥着灌溉、防洪、供水和改善生态环境等重要作用。
面对来势汹汹的干旱,负责德厚水库营运的文山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第一时间抽调了50余名精兵强将,组成5支抗旱应急供水保障突击队,深入文砚平地区90余个村寨,按照每人每天75升的用水标准,免费为特殊人群送水。同时,在人员相对集中的区域,采用在供水主管道上开设取水口的方式,全力保障群众生产生活用水。
据砚山县平远镇尧房村村民介绍,之前,村民们拉水都要到很远的地方,现在每隔一段时间突击队员就会送水上门,大家取水方便了,也不用担心没水用。
截至目前,5个抗旱应急供水保障突击队已深入211个村小组,走访群众600余户,走访农业生产企业和用水户20余家,累计为特殊人群送水20余万升。
“引水入平”提前3个月
砚山县平远镇人口众多、土地资源丰富,但因干旱少雨、长期供水不足等原因,生产生活用水尤为紧缺。按照文山州委、州政府关于“6月份实现引水入平”的要求,文山市以“文山之干”聚力加快文砚平抗旱应急供水工程供水主管道搭接工程项目进度,于3月24日成功将德厚水库水源引入到平远镇,比预定时间提前了近3个月。
“引水入平”工程有效保障了平远镇及周边区域内8万余名群众的生活用水需求和62600亩农田的灌溉需要。
水价下调超六成
德厚水库至平远集镇供水管网长40.48公里,涉及两次提水工程,第三方机构测算出的供水成本为每立方米5.25元。为助力平远镇及周边农村抗旱救灾,全力支持文山州“三个示范区”建设,文山市把应当纳入供水成本的工程折旧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及相关财务费用全部剔除,明确在2023年内终端供水价格统一降为每立方米1.7元,水价下调幅度超过了60%。
加紧建设加压泵站
文山市按照文砚区域供水保障总体规划,全力推进供水配套管网有效衔接“三点一网”规划建设,把德厚、暮底河、清水河等水库水源,通过文砚平应急供水管道、文山市及砚山县土地整治项目泵站及管道、白牛厂汇水外排管道及砚山县部分农村供水管道等供水管网实现安全高效供水,以全面满足文山市、砚山县、丘北县相关区域群众的生活生产用水需求。
为保障海拔较高村寨群众的用水需求,文山市将新建加压泵站,通过加压的形式,让这些村寨的群众尽快用上水。加压泵站建设工程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在马塘镇花庄段及红甸乡茂克段,第二期在东山乡瓦白冲段,工程将于今年内完工。两期加压泵站建设完成后,能保证文砚区域内22万人口的用水需求,主要是以人饮为出发点,在保证满足广大群众生活生产用水的前提下,兼顾农业灌溉用水和工业用水。
下一步,文山市将全力推动文砚大型灌区工程规划建设,全力保障灌区农业灌溉和城乡供水安全,为文砚平区域落实粮食安全战略,发展三七、绿色蔬菜、优质水果等高原特色农业和把文山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主阵地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为推进文砚同城化和“强州府”战略夯实水资源保障。
(文山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谭云鹤)
(编辑:冯欢彦 排版:王南 责编:资云波 终审:周味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