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中共文山州委 文山州人民政府主管 中共文山州委宣传部主办

文山州融媒体中心承办

投稿邮箱:wsrbxww@163.com


团结兴边看文山丨玩偶穿上民族服饰,意外“出圈”!

发布时间:2023-05-30 16:34:26  

从一名居家带孩的家庭妇女,摇身一变,成为带着员工闯市场的“民族娃娃”经营者,26岁的苗族姑娘李永珍,用了3年时间。

“去年花山节,不到两天就卖出了两百多个‘民族娃娃’”她的逆袭,源自她的手艺——给玩偶穿上少数民族服饰。

在马关县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记者见到了这位有着“奇思妙想”的小个子。

小个子,有大传承。

李永珍出生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马关县夹寒箐镇的一个苗族村寨。自她出生那会儿起,母亲和长辈们就依照村俗,为孩子们准备新衣服包括嫁衣。母亲一针一线缝制的新衣服,从捻线到织布再到刺绣图案,每一个环节都是母亲全手工制作。

在母亲的耳濡目染下,李永珍打小就爱上了苗族特有的蜡染传统技艺,从小学开始跟着母亲学习刺绣。

“自小就喜欢缝制娃娃装。”李永珍说,一次偶然在集市上看到热销的芭比娃娃,萌生了让这些“娃娃”穿上自己缝制的民族服装的念头。

没想,无心插柳柳成荫,一个念头成就了新事业。从给自己缝制玩具,到深受朋友喜爱,再到鼓足勇气在快手等视频平台直播卖货,李永珍的“民族娃娃”一步步走向了广阔的市场。

小个子,有大追求。

为了更好地将地方少数民族文化与玩具娃娃服饰相融合,李永珍经常在网络上采集素材研究苗族、壮族、布依族、彝族等地方世居少数民族的花纹图案等,不断学习民族文化传统,钻研民族服饰特点。

从意外“出圈”,到笃定新事业。李永珍坦言,得益于近年来地方政府扶持民族服装产业力度空前。她说,在马关县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地方政府免租金三年,给了她和同行们足够的空间与发展机遇。

“让更多民族元素融入在‘民族娃娃’身上,让更多人喜爱民族文化。”李永珍说,虽然服装微缩了,但一针一线的传承的工艺和民族元素一点不少。

看好民族服饰产业的发展势头,李永珍表示:“我们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是值钱的!能让我们在家门口就业,过上好日子!”

据介绍,马关县民族服饰产业创业园今年5月开园以来,吸纳了来州内、外民族服饰商户52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的绣娘、绣郎汇聚于此,用一针一线,在传承与创新中,探索民族元素的可能性,在服饰产业与时尚产业相融合的道路之中走好创业之路。



云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峰 刘宇丹 马喆 杨吉娟

文山州新媒体采编中心项目组记者:张麟 张晓依

马关县融媒体中心记者:侯廷秀 牛世婷

编辑:刘虹 排版:张振飞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

媒体· 矩阵

  • 文山日报
  • 新闻综合频道
  • 综合广播
  • 交通广播
  • 新文山
  • 文山发布网
  • 文山发布客户端
  • 文山发布微信公众号
  • 视听文山微信公众号
  • 学习强国文山州学习平台
  • 文山发布新浪微博
  • 文山发布视频号
  • 视听文山视频号
  • 视听文山头条号
  • 视听文山抖音号
  • 视听文山快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