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录文山州融媒体中心账号
这个村子为何登上《新闻联播》
发布时间:2023-06-17 22:45:35
6月17日,央视《新闻联播》以《云南文山推动农旅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为题,报道了云南省文山州充分发挥资源优势,推动农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随着电视画面,看到的是:山峦巍峨,碧波荡漾,这个风景如画的村庄是云南文山州的龙树脚村。凭借独特的自然美景和人文风情,龙树脚村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在龙树脚村旅游的游客杨家敏:我觉得这里山美水美,人也挺热情的,然后建筑风格那些也还挺不错的。
《新闻联播》报道:龙树脚村有83户400人,推进乡村振兴,村里发挥资源优势,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在上海对口帮扶项目支持下,村里建成了观光步道、文化广场、精品民宿等设施,成了旅游打卡村。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马白镇龙树脚村村民张金莲:客人越来越多,我们在家里创业的机会就越来越多,卖点小吃,开农家乐的这些都很多,一年的话可能有十多万的收入。
龙树脚村到底是什么样的呢?
乡村旅游发展有什么独特之处呢?
请随小编一起来看
龙树脚村位于马关县城南部,距离县城7公里,全村共居住着83户400人,整村隐逸在青山叠翠之中,犹如天空之境。为了让群众走出“靠天吃饭,务工为生”的日子,龙树脚村以山水田园乡村旅游发展为抓手,走实农旅融合发展路子,吸引了州内外群众慕名而来,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村。
结合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需要,该村选拔一名熟悉村情民意,敢担当负责的村小组长,全面提升村级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执行力。依托支部达标创建工作,以“党建引领 党员带动 开辟乡村旅游发展新路子”为主线,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主动担当作为、抢抓发展机遇。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主题党日、感恩教育等活动,全面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积极搭建党员服务群众“红色平台”,不断增强党员队伍活力、动力、凝聚力。组建自建委员会、环境卫生自治协会,带动村民拆危房、改旧房、盖新房,全员参与环境卫生大整治,实现了龙树脚村人心凝聚、共治共享家园的良好氛围。2020年,龙树脚村党支部被命名为文山州“五星级”党支部。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马关县委、县政府超前谋划,援滇干部多次实地踏勘、规划,反复论证评估,探索农旅融合乡村旅游的发展新路子,围绕人居环境整治、乡村风貌提升,龙树脚村踏上了发展乡村旅游之路。
在沪滇项目的支持下,该村已完成了三期工程项目,投入3920万元,建成了休闲步道、悬空栈道、文化活动广场、水幕灯光、湿地公园等观光旅游设施。同时,以象征“健康、吉祥、自然”的龙马为原型,设计“马小壮”“虹小苗”文化IP形象宣传大使,将“扎根边疆、心向中央”和“沪滇同心、一路前行”的心声向外传递。随着花海、水池、沙池、休闲长廊、网红打卡点等设施陆续建成,龙树脚村游人如织,远处山峦巍峨,碧波荡漾,近处鲜花绽放,花朵随风摇曳。2021年底,龙树脚村被评为3A级景区。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龙树脚村便是这样一方净土。走在干净整洁的红色步道上,吹吹湖风,赏赏鲜花,吃吃烤串,拍照打卡,一切都是那么舒畅悠闲,那么悠然自得。远离了城区的车水马龙,感受着龙树脚村的静谧安宁,静静立于这天地间,尽情享受着龙树脚村的独特魅力。从路面泥泞到干净整洁的健康步道,从污水横流到清澈如镜的鞍马湖,从典型的贫困村到如今的热门打卡旅游景区,龙树脚村在当地党委政府和全村村民的努力下完成了前世今生的华丽蜕变。
龙树脚村党支部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形成了沟渠堵塞党员带头清、道路垃圾党员带头扫、乡村美化党员带头做、义务劳动党员带头干的“四带模式”。利用信用达标卡和乡风文明红黑板管理制度结合网格化管理,把环境卫生整治包保到户,实现了辖区内环境卫生“段段有人管、处处无死角”。充分发挥群众首创性,引导群众动脑动手,种花植树。以墙为布,绘出一幅幅别具一格的3D立体墙绘,实现“一步一景一画卷”;变废为宝,废弃木料,装点墙面,形成“鱼在水中游”的美丽画卷;木段木箱,填土培肥,栽花种多肉,绘制传统文化,形成“二十四节气”一条巷,传递传统文化的魅力;实施“十五盆花工程”,带动群众家家户户栽花种草、拆乱透绿、绿化美化家园。积极推行“晨起五个好”(一把家里收好、二把院坝扫好、三把花草浇好、四把老小管好、五把农活干好),激发群众干劲,全力打造绿美家园,实现绿就是美,美就是富,向美而行,向美发展。
同时,在村里高标准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瞄准污水治理,“面子”“底子”一起抓,组织有关部门实地考察、科学规划布局污水治理工程,实现污水收集处理全达标,精益求精提升治水效能,进一步提高村民的生活品质。目前,污水治理工程已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村内管网全部联通。在蓝天白云之下,是座座五彩缤纷的房屋隐逸在青山间,高低不平,错落有致,墙上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3D墙绘,引人入胜。
村子美了,产业也要兴旺起来。在努力打造旅游景区的同时,龙树脚村立足自然条件、产业基础和增收渠道,围绕一村一品、农旅融合目标,以“公司+土地+贫困户”模式发展特色水果种植,引进添边农业有限公司种植黄桃和甜桔柚,一个集休闲观光、体验采摘为一体的多品种果园逐渐形成。除此之外,李子、红果参、辣椒、各种中药材都成为了龙树脚村近年来大力发展的特色产业。
为了确保发展的可持续性,减少各方面因素对村民收入的影响,围绕“一村一品、农旅融合”目标,以“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引进了添边农业等企业进驻带动,订单式、科学化、规模化种植蜜桃、甜桔柚600亩。公司辐射带动周边村寨、村委会发展经济林果种植600余亩,每年解决劳动用工4000余人次,有效破解了“种一山坡、收一土锅”的困局。
乘着农旅融合乡村旅游发展的东风,龙树脚村村民积极向上的内生动力被彻底点燃,越来越多的人吃起了“旅游饭”,念起了“生意经”,开办农家乐、小超市等,目前已有经营商户22户,每户商户可实现每月3000元以上的收入,经济效益进一步提升。全村正逐步呈现出“村容村貌日益好,群众收入逐年高”的良好局面,通过积极探索产业发展模式,龙树脚村群众在增收致富路上越走越远。
景要更美、人要更富、村子要更好。龙树脚村完善基层治理体系,树立群众“主人翁”意识,打通基层自治“最后一公里”。充分发挥村民自治的主动权,将拆违建、治环境、清湖泊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以村民共同商讨、群众会公开告知等形式,全面强化了村庄治理,守护了集体利益,落实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服务不缺位”的基层治理要求。
推行信用达标管理新模式,为群众设定“五星”达标标准,出台激励机制,鼓励群众争做爱国守法诚信友爱的文明村民。将龙树脚村划分为8个小网格,以“网格长+党员+村民代表”工作机制,确保包片到户,实行上下联动、征信管理、责任到人,对疫情防控、环境整治、信息上报、便民服务、基层党建、矛盾化解、隐患排查等工作明确各自职责,网格内群众共参与、互监督,形成全域覆盖、齐头并进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做到社会治理“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
结合公共设施管护、环境卫生整治、乡风文明等内容制定村规民约,强化“一约四会”作用,大力推行乡风文明“红黑榜”制度、征信卡制度,强化村民自治能力,摒弃陈规陋习,营造相互监督学习的良好氛围。开展“美丽庭院”“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民族团结示范户”等推荐评选活动,坚持典型带动,打造向上向善向美向好的农村新风尚。以文明村创建为载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发动群众积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绿美乡村建设等活动,形成共建共享共治家园的格局。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随着沪滇协作不断深入,第四期将以鞍马湖为核心,拓渠道,让农民增收支撑强,规划打造田园综合体,增内力,让农民增收动能足,辐射带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以龙树脚村为突破口,打造旅游爆点,不断完善龙树脚村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引入专业力量做好景区运营工作,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带动村民参与餐饮、娱乐、民宿等产业发展,把龙树脚村真正打造成为乡村旅游的标杆项目。
(来源:马关县委宣传部 云报客户端)
(编辑:刘虹 排版:向传帅 责编:关韦伟 终审:资云波)